最近,美术学院毛宜老师的作品《花荫》入选了正在必赢体育举行的全国中国画展。这是一项厚重的荣誉,是他多年来坚持艺术创作所取得的一份硕果。为此,记者采访了毛宜。
午后的阳光洒在阳台的花蕾上,在阳台内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两幅硕大的国画。坐在沙发上,毛宜娴熟的沏着茶,茶香飘满了整个客厅。创造这种休闲的氛围,主要为了能够自如、轻松的作画,使创作灵感可以很好的被激发出来。
“我的偶像是毕加索。”毛宜笑着缓缓道来,毕加索从十多岁就画画,一直画到九十岁,在几十年里不断创新,画风变化莫测,却一直在进步,这是他欣赏毕加索的一点。同样,在毛宜三十载的作画生涯里,他也要求自己不断尝试新的手法,从熟练技巧出发,到改变作画风格,尝试陌生的作画方式,从而达到从熟练到陌生再到熟练的程度。
毛宜专攻花鸟画,在这方面独树一帜。他平时不断练习,在入选全国画展的作品《花荫》中,杜鹃花下的三两孔雀栩栩如生,欲跃画外,而这幅成功的画作背后,是两本草稿本上练习的几百只不同形态的孔雀草稿。正如齐白石先生作虾三十载,每一载都是不同形态的虾,在作画《花荫》两年中,毛宜查阅各种资料,观看各种大师对孔雀的描画,甚至亲临现场观看孔雀的神态,都是只为画出自己心目中最满意的孔雀神韵。
古人常言,“知之非艰,行之唯难。”毛宜道,“人人都知,陶行知曾取名陶知行,而在他悟出行比知重要后,便改名陶行知,行是知之始,这也是我所贯彻的理念。”以教人者教已,在教授学生的时,毛宜也经常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行动要在思考的前面,若只有天马行空,想出了很多好的主意,而不出去行动,是不会有成果的;反之,我们勇于行动和尝试,就算结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也会成为你下一次行动的经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失败不代表你做坏了一件事,而是代表你在为做好一件事做准备!”这是毛宜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工笔画,在起稿方面要花掉整个作画时间的三分之二,而绘色只占三分之一,但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也是最重要的,因为绘色往往是不可逆的作画程序,一旦绘色坏了,前面做的所有功夫都是白费的。而在前十年,在毛宜的创作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现在,他却很淡定,因为经过了十几年的磨练让他能够从容的面对失败,并且他知道,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吸收到了经验,获得了进步。
在被记者问到,生活是否也会像画画那样有艺术感的时候,毛宜笑道,自己是个普通人,他希望生活与艺术分开,在生活中平凡天真和自然,这样,也能为画画带来更好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