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田间的禾苗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寒来暑往,村口的人们来来往往;回眸乡村振兴的大道,无数有志青年的身影却始终清晰可见,他们披荆斩棘、展现担当,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乡村振兴事业,给青春留下了奋斗的最美注脚。
归——羁鸟恋旧林
到乡间去,乡间何事?踏遍乡间,贫困摘帽。到乡间来,不为躺平,只为寻根。故乡是所有游子的起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凝结着游子的乡愁。因而就算走出了贫瘠的山村,她却说:“总有人要回去的,我就是那个要回去的人。”
百色的大山,她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她是醒目的黄花。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在史无前例的伟大脱贫攻坚战中,黄文秀以自身的奋斗诠释了青年回到乡村、奉献乡村的责任与使命。她走出乡村,又投身于乡村。她仿佛生来就属于乡村,但为民之心又如此炽热。任百坭村驻村书记一年多的时间里,黄文秀踏过田间地头,走遍泥泞山路,用脚踏实地的实干助力贫困村摘帽,实现人生价值,她将汗水甚至热血洒在了百坭村,她生于大山深处,最终又归于大山深处。
去——日夜促学成
陋室一间,桃李万千。明灯一盏,月波不及。有人用青春驻扎领域边疆,有人把青春散落成满天星辰,亦有人将青春挪到三尺讲台。执笔墨香点亮青春,以淳淳教诲孕育桃李。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曾言:“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 张玉滚在大学毕业后,原本打算去大城市闯荡一番,但当他经老校长带领,看到高丘镇黑虎庙小学里那些破旧的桌椅,对上十几个土孩子清澈的双眼时,简陋的环境和求知若渴的孩子们给了张玉滚极大的触动,于是年仅21岁的张玉滚便做出了影响其一生的决定:去到乡村,驻扎在大山深处,潜心教书、精心育人,用知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
这位80后的人民教师,一驻扎深山便是十余年,在这十余年间,他担任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的校长。张玉滚一路走来,尝遍酸甜苦辣,他凭借一根扁担、一双腿、一颗火热的心,踩着前辈的脚印来往于山里山外,既挑来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也挑起了一代又一代山里人的梦想。“有了玉滚,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这是家长们对张玉滚由衷的感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奋斗下,一批又一批孩子顺利毕业,小山村也走出了16个大学生。
来——看春色满园
在乡村振兴的长征上,多少青年以青春驻守,候人民开颜。雄关漫道真如铁,青年身有改天换地之力,心有鸿鹄展翅之志,亦当以信念为基,让青春之华因信念而闪光。
每一个从乡村走出去的孩子都是乡土的孩子,当双手碰到泥土时,他们会嗅到泥土该有的芬芳馥郁,他们知道,那是故乡的召唤。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始终不变,万千世界再大,乡村也是青年们初识外部世界的一扇窗,这是他们永远的家,也是他们奉献家乡情感的原动力。而对于那些因群山回响而来到乡村的青年,他们的青春里便有着一股清香,这是奉献之美在他们人生价值中的体现。当青春逝去时,因自身有所贡献而觉从未虚度,一生值得。以奉献乡村为荣,青春华章更镶上无悔荣光。
乡村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在新时代的感召时刻,青年当敢为,也要行可为之事,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有为的年华中于田间地头绽放出青春之花。
(注:本文系必赢体育第九届大学生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