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晚,由肇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的西江思潮系列活动《“翠姨”与萧红:悲剧人格的双重镜像——重读〈小城三月〉兼谈后半部“红楼”》讲座,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行。讲座由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剑华教授主讲,必赢体育文学院教授、肇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黎保荣主持。来自全国各地近两百名听众在线参与了讲座。
宋剑华教授结合丰富的史料,以及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与诗歌《沙粒》、何其芳的散文《独语》等作品,对其小说《小城三月》进行了严谨的阐述。
倔强:内向反省与双重镜像
宋剑华教授认为,《小城三月》并不是一篇孤立性的作品文本,它与《呼兰河传》是一种遥相呼应的叙事结构。如果说《呼兰河传》是在用一种儿童视角,去讲述作者童年时代的故乡记忆,进而以表达萧红精神返乡的主观意愿。那么《小城三月》则是在用一种成年视角,借助于翠姨这一人物形象,去折射作者本人自我人格的内向反省。萧红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涯,本质上却是一场青春期的叛逆悲剧。当她彻底醒悟并带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创伤去写《呼兰河传》时,一句“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心灵呐喊,已经明确地表达了她无家可归的强烈痛感和忏悔意识。所以在《小城三月》里,翠姨不是别人,而是萧红本人的灵魂镜像。而文中叙事主人公“我”,具有故事叙事者和灵魂“独语者”的双重身份,她既是在讲述“翠姨”的故事,又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因此“我”与“翠姨”之间,便构成了萧红人格的双重镜像。
宋剑华教授借用何其芳散文《独语》里的一段名言,总结了萧红悲剧性的短暂一生:“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里,一个永远寻找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他表示,萧红不仅是一个叛逆者,更是一个“倔强的独语者”,只不过她在《小城三月》中却巧妙地把自己灵魂的倔强,转嫁到了女性主人公翠姨的身上,通过翠姨的倔强人格,去折射萧红本人的青春叛逆,最终在“我”与翠姨之间,建构起了一种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我”是一个永远寻找的灵魂,而翠姨则是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无论“我”的寻找还是翠姨的期待,都没有摆脱女性人生的悲剧命运。
诱惑:贯穿全文的主线
宋剑华教授解读,《小城三月》中,“我”的伯父突然将翠姨指称为“林黛玉”,既巧妙地揭示“翠姨”和“堂哥”之间的暗恋关系,又不露声色地对“翠姨”进行了角色定位。然而,萧红将“翠姨”视为《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却并没有将“我的堂哥”视为贾宝玉。她的用意恐怕不是将其塑造成一个白马王子,而是作为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符号,暗示翠姨对于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宋剑华教授还强调,“诱惑”是贯穿《小城三月》的主线。“堂哥”是现代文明对于翠姨的第一次“诱惑”,洋气的大学生是现代文明对于翠姨的第二次“诱惑”,哈尔滨的繁华是现代文明对于翠姨的第三次“诱惑”。萧红通过《小城三月》告诉我们,摧垮翠姨精神支撑的不是爱情,而是她无法走出呼兰小城的绝望情绪。
而萧红的一生中同样经历了三次诱惑:第一次是来自表哥陆哲舜“睁开眼看”新世界的鼓动;第二次是被表哥抛弃后,来自萧军“拯救”的“诱惑”;萧红与端木蕻良的结合,是因逃避萧军而陷入了另一个“诱惑”的行为体现。萧红一生中有过几个男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她短暂的一生当中,男性代表着追求自我与自由的时代诱惑,而不是理想中的恋爱与婚姻。
“诱惑”使萧红与翠姨同病相怜,也使我们对于《小城三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小城三月》并不是什么中国女性的爱情悲剧,而是翠姨或者说是萧红本人的性格悲剧。
“红楼”:用文字与生命去讲述
宋剑华教授阐释,假定《小城三月》是萧红用文字去书写的前半部“红楼”,那么后半部“红楼”实际上萧红已经用生命做了诠释:即翠姨一直都在憧憬着一种虚无缥缈的人生希望。
宋教授指出,萧红一再强调“我是《红楼梦》里的人,不是《镜花缘》里的人。”在此意义上,翠姨作为萧红的替身,上演了前半部“红楼”的家庭生活,而后半部“红楼”的书写,则始于萧红与陆哲舜的私奔。如果说上半部“红楼”是萧红在借《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故事,去回溯与反思自己的逆反心理,那么下半部“红楼”则是由她本人用生命去书写“一个永远寻找的灵魂死在门外”的悲情故事。
宋教授认为,萧红创作《小城三月》的主观用意,就是在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讲述一部完整的“红楼”故事——“期待”的翠姨死了,“寻找”的萧红也死了;但“期待”死在了故土,而“寻找”却死在了异乡。萧红最后虽然是明白了这一道理,只可惜心有“不甘”却为时已晚。
在交流环节,针对观众“能否用实证的东西去证明一个文本与作家之间的关系”的疑问,宋剑华教授认为,一部好的作品一定包含着作家本身的生命体验,只不过作家把这种体验以隐匿的方式诉诸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读者从这个被塑造出来的生命意象中去感受的过程中,便形成了一个对话关系。宋剑华教授表示,萧红的作品既不同于思想深刻型的鲁迅作品,也不同于情绪扩张型的郭沫若作品,它是属于生命体验型的文学,想要完全超越这个生命意象去谈作家的文学审美的现象并不实际,这至少在《小城三月》中体现得比较充分。
讲座最后,黎保荣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将其概括为四个词:问题意识、史料扎实、文本细读、灵魂对话。参加讲座的师生们纷纷留言表示,此次讲座的学术性、思想性让他们深受启发,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