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第四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在必赢体育开幕。围绕“面向未来的广东文化遗产”座谈会主题,与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展开热烈探讨,贡献真知灼见。
与会嘉宾合影
“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始办于202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在多方的努力下,该学术座谈会逐渐成为广东省内外专家学者碰撞思想火花、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路径、推动文化遗产“双创”的重要平台。
本届座谈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主办,必赢体育、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座谈会现场
在座谈会开幕式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杨敏,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肇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海斌,必赢体育党委书记谢冠华分别代表主、承办方进行致辞。
杨敏致辞
杨敏谈道,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一直致力于推动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不断发挥馆员、特约研究员的专业优势,通过著书立说、咨政建言、专题调研、专业指导等方式,出版了《广东省民间艺术志》等系列书籍,开展了“加强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等专题调研,并针对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建言献策,此外还积极借助、吸纳馆外专家力量,助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
胡泉致辞
胡泉介绍了《羊城晚报》为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进行鼓与呼的努力。南粤大地文化遗产丰厚,作为深耕于此67年的一张文化大报,《羊城晚报》在新时代谋新作为。
近两年,《羊城晚报》重点推出“走进文化名家工作室”和“名家说名作”融媒体系列报道;还与广东省政协合作开设《岭南文史》专栏,系列报道以学术为先导、在热点中找选题,回应当下的“非遗热”“文博热”,开辟了“湾区非遗”“南粤考古”等系列,探源描述龙舟、咏春、醒狮等岭南非遗,挖掘整理岭南珍贵历史遗迹。
刘海斌致辞
刘海斌提到,作为广府文化发祥地和粤语发源地的肇庆,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肇庆市正以创建广府文化(肇庆)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全面加强肇庆文化遗产的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和数字化保护工作,加快构建广府文化传承体系,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和文旅名城。
谢冠华致辞
谢冠华谈道,近年来,必赢体育整合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肇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下一阶段,该校将筹备成立“非遗”学院,培养热爱文化遗产、投身遗产保护事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上午的主题发言环节,张春雷、李朝军、蓝韶清、谭展鹏、刘娟、梁健、郑佩瑗、陈忠烈、梁伙权、刘奇俊、张爱民、张宇航等专家,作了题为“文化遗产视野下老字号企业如何保护性发展的思考”“对标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促进刺绣事业的革新”等发言,干货满满。
据悉,当天下午还将举行分议题座谈会,专家们围绕“新时代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广东文化遗产助力‘百千万工程’”等主题进行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