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参考资料 -> 常委会公报
常委会公报
2013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3/12/2  浏览次数:10571 次  来源:必赢体育  作者:
文字 〖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徐新荣书记在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4月15日)
中共渭南市委书记 徐新荣
 
各位代表、同志们: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是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选举奚正平同志为渭南市市长,蒋秀侠同志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时还选举了其他常委会组成人员,进一步充实了市级国家机关领导机构,为我们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大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完成这些目标任务,对渭南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举市一致抓落实,全力以赴促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为建好陕西东大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渭南梦”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渭南梦”,就是要把渭南建成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渭南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四届三次人代会通过了渭南市建设陕西东大门规划,陕西东大门建设启动实施一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要继续按照省上的支持意见和全市的统一规划,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工作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任的思想境界,一步一个脚印,一任接着一任,努力把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各项工作实施好、完成好,以实现“渭南梦”的目标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要把用好机遇作为重中之重。当前,渭南正处于机遇叠加、优势叠加、支持叠加的大好发展阶段。在国家层面,关天经济区、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陕甘宁革命老区等发展规划,渭南均占据重要一级;在省级层面,支持渭南建设陕西东大门是省上出台的几个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我们要站在加快渭南发展、造福渭南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面临机遇的重要意义,自加压力,不等不靠,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要以对发展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牢牢把握机遇,绝不能让大好机遇在我们的手中错过和丧失;我们要切实提高利用机遇的本领,用足、用活和用好每一项政策,真正把面临的各项机遇转化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项目是加快渭南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全市在项目建设方面已经积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我们要继续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抓好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使项目建设体现科学发展,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我们要继续围绕“园区、城区、景区”的发展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园区工业建设、城区基础建设和景区品牌建设力度,使“三区”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我们要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招大引强和增量提质,着力在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上下功夫、出实招,以招商引资的最大成效带动渭南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继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服务,在全社会树立企业家至上、纳税人功高的思想理念,努力营造一个崇商、亲商和爱商的浓厚氛围。
要把生态文明作为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对全党和全国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的高度,坚持做精做美“林”、“水”、“洁”三篇文章,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渭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们要扎实推进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打造山川秀美的“绿色渭南”。我们要持续推进渭河综合治理、南山支流治理和蓄滞洪区项目建设,协调好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打造人水和谐的“关中水乡”。我们要扎实推进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农村“清洁工程”,继续实施秦岭北麓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渭南”。
要把团结稳定作为重中之重。“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渭南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团结稳定的大环境。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使全省人民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共创共享美好生活。我们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持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我们要公平公正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完善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我们要深入推进“平安渭南”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努力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实现中国梦、“渭南梦”,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投身到加快渭南发展、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大潮中来,依靠个人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人大代表是广大群众中的优秀分子,要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全市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廉政勤政,以夙夜在公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永远做一名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好务,为群众办实事。
各位代表、同志们,历史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跨越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推动渭南经济社会发展和陕西东大门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3年4月15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奚正平代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同意并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2012年,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着力做好建设陕西东大门起步之年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目标任务。全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渭南的发展已步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会议充分肯定市人民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
会议号召,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主题主线,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更大的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3年4月11日在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渭南市代市长  奚正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三次会议确定任务完成情况
2012年,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园区、城区和景区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共动,较好地完成了四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212.45亿元,增长14.5%,增速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全省1.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105.7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06亿元,分别增长12%和2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21808元和6602元,增长16.2%和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8.62亿元,增长17.3%。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2.21亿元,增长28.4%,其中23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31.5亿元,超计划9.6个百分点。108国道扩建等95个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华能秦电技改等43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潼关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等39个前期项目提前开工。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334个,到位资金421.3亿元,同比增长27.33%,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118个,共有14家世界500强企业、13家央企落户渭南。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工业实现总产值1740亿元、增加值592.2亿元,分别增长21.7%和21.2%。黄河矿业、中联重科、拓日新能等一批企业产值增速超过30%,73个工业项目累计投资超年度计划13.5个百分点。以国家级高新区为龙头的工业园区不断壮大,入园企业达到905户。全市申报中省工业技改项目63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户。西部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初见成效,粮食总产224.33万吨,实现“九连丰”。设施菜果面积达到270万亩,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81个,创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7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48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65家。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澄城百万头生猪示范县通过省上验收。“大荔模式”覆盖全市60%的乡镇。服务业量质齐升,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35家,新建改建标准化农家店400余户,发放家电下乡补贴2亿多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7亿元。旅游业快速发展,8个市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华山西峰索道开始试运营,洽川通过国家4A景区验收,潼关杨震纪念馆等4个景区成为3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5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5亿元,分别增长23.18%和33.6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47.72亿元,贷款余额622.52亿元,分别增长19.1%和14.4%。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城乡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市实施建设项目123个,完成投资152.6亿元,同比增长41.2%。打通城市“断头路”5条,新建城市道路20公里、供排水管网45公里、供气管道26.8公里。中心城市实现双气源供气,供气量同比增长40%。东部生态公园、渭清公园向市民开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12.13平方米,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通过技术评估。县际路网升等改造加快推进,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省级卫生县城实现全覆盖,8个县城跻身省级园林县城行列。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完成投资4.6亿元。建成城市社区67个、农村社区39个。17.86万农民进城落户,城镇化率达到36.45%,提高3.32个百分点。秦东大地园林化工程全面启动,造林绿化59.9万亩。渭河综合整治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华阴南山支流罗敷河滞洪区建成蓄水。秦岭北麓、韩城龙门等重点区域和行业污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心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连续四年超过300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全部实现省控目标。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韩城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顺利实施,经开区等体制调整稳步推进。积极实施简政放权,下放县市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587项。商贸企业改制试点开始启动,工业企业改制遗留问题逐步解决。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持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性财务挂账核销和化解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广。我市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渭南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全市进出口总值完成2.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183万美元。“书记、市县长进院所”活动深入开展,先后与5所高校、2所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年民生投入197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81%。新建改建校舍14.5万平方米,“蛋奶工程” 共有35.4万学生受益,“两基”工作获全国先进,高考录取人数居全省前列。市中心医院新院建成开业,新建改建县级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18个、村卫生室63个。建成城乡体育健身工程190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一元剧场”在全国推广,农家书屋实现村级全覆盖。申请科技计划项目212项,利用专利质押融资2亿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3%,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13‰。建成各类保障房27290套,超省下达任务13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7.3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9%,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8万,发放养老金27.1亿元,受到国务院表彰。投入救灾救助资金3.2亿元,发放70岁以上老人高龄保健补贴1.86亿元。36万城乡低保人口应保尽保,15.8万人实现脱贫,51万人享受移民后期扶持政策,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为残疾人办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潼关“打非治违”经验在全省推广。信访“三无”县创建和平安渭南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六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重大决策群众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有效落实,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报告工作和联系沟通机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到100%。深入开展“向人民报告”活动,坚持讲评观摩、目标考核制度,工作落实机制日益完善。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网民留言办理连续三年获全国先进。坚持勤俭办事,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同时,国防动员、国家安全、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不断加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事业全面进步,统计、地震、气象、档案、地方志、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财政总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主要指标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多项工作受到国家表彰,整体工作在全省实现争先进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渭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仍处于欠发达地区行列,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投资持续增长难度加大,工业发展困难增多,万元GDP财税贡献率偏低,市场主体培育还需进一步加强,改善民生与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多,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群众还不满意。对此,我们将认真采取措施,切实加以改进,绝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二、今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既要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仍在延续,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矛盾有所加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亟需破解。我们更要看到,国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三个国家级经济区和陕西东大门建设等多项优惠政策叠加,渭南正在步入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产业实力、发展平台不断提升,厚积薄发的势能开始加速释放;全市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精神更加振奋,信心更加坚定,形成了推动赶超跨越的强大动力。只要我们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和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化率达到39.5%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3.8%,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一定要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拐弯超车”理念,凝神聚力谋跨越,心无旁骛抓落实,负重爬坡奋力赶;一定要把转型升级作为重要任务,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增长动力由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工业经济由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主导转变;一定要把科技引领作为战略支撑,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一定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以改革增活力,以创新促跨越;一定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群众意愿,回应群众期待,增加群众福祉,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渭南建设的参与者和共享者。
(一)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抓手,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60亿元。
重视项目策划争取。设立2000万元项目策划专项资金,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借智借脑,超前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年内策划重大项目不少于200个。完善大项目组建班子、小项目确定专人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争取中省政策和资金支持。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讲评观摩和领导包抓、跟踪督查等措施,全力加快26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完成投资1200亿元以上。做好环境保障,支持西气东输三线、韩城煤层气开发、西南铁路复线等中省项目加快建设。推进蒲城70万吨烯烃、陕煤煤层气综合利用、中金千吨精炼等项目达产达效,启动陕化20万吨乙二醇、万达集团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韦罗高速、108国道改扩建、沿黄公路等续建项目年度任务,实施310国道升等改造、澄城至韦庄一级公路、禹门口黄河大桥、连霍高速渭南出入口改造等项目,力促蒲白高速、201省道等前期项目提前开工。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招大引强、招好选优,强化领导带头招商,扎实推进央企省企进渭南,精心组织各类招商推介活动,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组建专门班子,集中跟进落实,力争经开区申华汽车城、北京301医院洽川疗养院、中粮集团、碧桂园集团等项目落户渭南。建立责任机制,强化协调服务,狠抓项目落实,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480亿元。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依法做好土地征用、项目拆迁工作,探索出台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政策。学习借鉴省政府服务三星项目做法,提升政务中心服务水平,完善联审联批、限时办结等制度,深入开展为企业、为项目服务活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严厉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典型案件,切实尊商、爱商,亲商、护商,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
(二)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是渭南工业发展的迫切任务和根本出路。要以高端化、集约化、效益化为方向,着力推进转型发展,提升发展层次,增强工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做大做强重点优势产业。加强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针对性调整优化方案,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19 %以上。继续实施企业稳产增效保市场计划,全力支持30户重点企业释放产能、扩大规模,集中推进澄城烟厂技改、陕焦化甲醇综合利用、青啤扩能搬迁等项目加快实施。依托渭北煤矿整合技改和煤田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煤及煤化工产业集群水平。以精深加工和核心产品开发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钼及钼化工和黄金产业提档升级。围绕中联重科、中冶陕压、北人印机等龙头,积极引进关联企业配套生产,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紫兆环保、拓日新能、西安重装光电等加快建设,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厂房、公租房和企业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工业园区承载能力。重点支持高新区建设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承接地,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引领全市发展。高水平推进经开区建设,加快打造中心城市新城区和新的增长极。积极支持卤阳湖开发区加大招商力度,务求在大项目引进和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引导各县域园区竞相加快发展,推动蒲城渭北煤化工业园、富平新兴产业示范园等创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形成多极带动、多点支撑的良好格局。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度重视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设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完善支持科技发展和成果应用转化的相关政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省市科技会商,推进“书记、市县长进院所”、“院士、专家渭南行”活动。启动科技与金融合作试点工作,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全年专利申请1000件,技术合同交易额1700万元,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6.2亿元。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地理标志产品1—2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地方特色产品12个。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承载发展能力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要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推进西渭融合发展。签署西渭战略合作协议,启动西渭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做好西渭快速干道前期工作,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对接,构建30分钟经济圈。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强农超对接,建设西安大都市的“菜篮子”、“大厨房”。多措并举加强科技合作,最大限度地将西安的科技人才优势为我所用。有针对性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三产服务业,吸引西安市民来渭消费。
提升中心城市品位。安排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163个,总投资487 亿元。启动建设城乡规划展示馆,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着力提升规划水平和执行力。加快老城区、胜利大街片区和贠张、韩马等旧城改造,实施热电联产项目,推进供排水、供热、供气等管网工程,建设东入口民俗生态公园、渭河南岸风光带,做好湭河景区二期、东湖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博物馆和市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加大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力度,出台中心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巩固创国卫成果,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增加城市人口,推动中心城市向百万人口城市迈进。
支持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切实加快县城发展步伐。积极支持韩城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抓好富平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和“131”城乡统筹示范工程建设。启动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建设,着力抓好4个省级标准化重点镇、2个省级文化旅游古镇和10个市级重点镇建设。坚持产城融合,重视产业发展,增强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搞好城乡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高起点建设城市社区。统筹产业发展、城市改造、扶贫搬迁等政策,扎实推进1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年内每个县至少建成1个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样板。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市级综合服务平台。以人口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为突破口,建立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以惠民、便民为重点,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向各领域应用延伸。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人人共享信息化成果。
(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改造生活性服务业,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6亿元。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坚持大景点支撑,以建设国际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抓好华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华山申遗和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构建大华山旅游格局。加快“风追司马”等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洽川、少华山、陶艺村提档升级。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和连线建设,启动华山支线机场、少华山至潼关旅游专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和区域合作,加大旅游市场整顿,着力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保护开发,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34亿元,增长27%以上。
大力发展服务业。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落实流通领域税收减免政策,加强市场网络、外包服务、农产品流通等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高端商贸企业来渭发展,推进知名连锁企业、品牌店、专卖店向县市延伸。力争2个五星级酒店完成主体工程。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重视发展社区托幼、家政、保健等便民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高度重视金融市场发展,优化金融环境,积极支持商业银行等在渭南设立分支机构,规范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提升投融资平台融资和运营能力,鼓励有条件企业上市融资,年内新增各类贷款120亿元。
着力培育消费热点。严格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精心组织“黄金周” 活动,激活假日消费。扶持文化旅游消费,稳步发展住房和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快培育网络购物等消费热点。推进建材下乡,继续搞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蔬菜进社区、放心粮油全覆盖等工程。加强市场监管,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五)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省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破解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产后服务等瓶颈制约,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园区建设经营,力争每个县新创建1个省级园区,全市园区总面积达到60万亩。积极实施“一村一品”、果业扩面提质增效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切实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新增设施蔬菜5万亩、水果10万亩、标准化鱼池2万亩。全力推进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新扩建规模养殖场500个,力争畜牧业产值实现100亿元,增长25%。
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扶持雨润集团、陕富面业、红星乳业、渭恒农机、稼丰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企业,年内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0户以上,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0个以上。实施“职业农民塑造工程”,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推广“大荔模式”,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实施高标准农田和水保治理等农田水利项目,加大渭北内涝综合治理,恢复灌溉2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15万亩,新修基本农田4万亩。完成43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罗敷河等7条中小河流治理任务。推进临渭、大荔等区域供水改造和通村入户示范工程,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20处,解决30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县乡油路改造200公里。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抓好200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启动实施渭北山区、旱塬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完成秦岭北麓扶贫移民三年规划目标任务,年内搬迁1.3万人,实现16万人脱贫。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关乎子孙后代和未来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编制完善关中水乡建设和绿色生态体系规划。启动黄渭洛三河国家级湿地生态保护区申报,加快抽黄供水前期工作,全面完成渭河综合整治和二华滞洪区主体工程建设。推进秦东大地园林化工程,实施小流域治理300平方公里。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突出抓好渭北采煤沉陷区、矿山采空区和秦岭北麓采石、蒲城富平白灰生产治理。推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实现省级园林县城全覆盖。开展生态镇、村创建,全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经验,促进城乡环境根本改善。
严格实施节能减排。开展低碳城市创建,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审查和重点排污企业监管治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削减2.4%、2.5%、3.5%和5.0%。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渭河三年行动年度任务,实施渭河以南燃煤锅炉拆除改造和扬尘、废气治理,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确保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空心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严肃查处闲置土地和违法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弘扬低碳消费理念,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七)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大的力度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公共服务优先,向社会底层倾斜、向易被淡忘群体倾斜”,让民生政策更多地惠及群众,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巩固创业型城市创建成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复退军人的就业服务,年内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以上。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做好城乡养老保险衔接转换,推进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等群体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探索建立企业职工“五保合一”统一征缴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临时困难救助保障机制,做好孤儿、流浪人员、残障人员救助工作。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服务机构建设,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千方百计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好、分配好、管理好,努力让群众住上放心房、满意房,年内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77万套。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力推进“双高双普”县创建,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继续实施“蛋奶工程”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支持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加强校长教师培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强化新农合工作监管,提高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精心办好市十二届运动会。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体化建设市图书馆、科技馆和少年宫,做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规范化服务,抓好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建设和村级文化活动器材配送。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一元剧场”提升工程,支持优秀剧目和精品力作,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促进城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大力支持部队建设。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畅通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用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式,解决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打非治违”、资源整合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应急、救援体系,深化平安渭南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八)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合作的姿态赢得发展机遇。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规范国有产权登记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开展省级食品放心县和药品示范县创建。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严格财政预算管理和专项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稳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还权于基层、还权于市场和中介组织,让县市区放开手脚抓发展,让企业轻装上阵闯市场,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和好处。
积极扩大开放合作。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加大金融服务、公用事业、资源开发和旅游、农业、环保、文化产业等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晋陕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协作发展,进一步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完善推进机制,认真落实与省级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合作协议。建成渭南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陆路口岸,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外向度。
三、加强政风建设,推动政府工作提质提效
做好今年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全体政府工作人员重任在肩。必须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大兴学习之风、实干之风、为民之风、勤俭之风,以优质高效的政府工作推动渭南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市创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健全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工作落实机制,提高政府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更加自觉地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着力改进作风。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身体力行改作风,真心实意干事业,集中精力抓落实。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向人民报告”活动,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加大治懒治庸治浮治奢力度。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以民之所望为工作所向,把群众期盼作为工作目标,对法律敬畏,对人民敬重,用真情做好工作,用行动赢得信任。
厉行勤俭节约。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发展和民生上。严格控制行政支出,切实做到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兴清正之风,倡廉洁之行,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鞭策着我们。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咬定目标、奋力前行,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2013年4月15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审议,并根据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关于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渭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3年4月11日在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执行情况
2012年是加快落实“十二五”规划,全面开启陕西东大门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市认真落实中央预调微调政策,发挥多项利好因素叠加效应,狠抓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企稳向好的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预期目标。
经济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经济稳健增长。全年经济稳开稳走、向好趋升,生产总值达到1212.45亿元,完成年预期计划的101%,增长14.5%。总量占全省的8.4%,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增幅较全省平均水平快了1.6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质量提升。粮食、果菜、奶畜等特色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业增加值增长6%。工业产能进一步释放,增加值率提高,工业占比48.8%,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4%,发展领域拓宽。
三是发展动力增强。全社会投资规模达到1172.21亿元,增长28.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65亿元,增长3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8.62亿元,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33亿美元,增长34.2%。
四是财政金融保障有力。财政总收入完成105.78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55.06亿元,增长24.3%,确保了公共支出和民生投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47.73亿元,贷款余额622.52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9.1%和14.4%。
五是生态民生明显改善。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3.61%和3.95%。民生工程投入149.6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1808元和6602元,增长16.2%和18.5%。物价涨幅、登记失业率、人口自增率分别为3.1%、2.69%和5.13%。
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抓项目、扩投资。落实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包联包抓责任机制,开通渭南重点项目建设网,召开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会,开展项目审批月、生产要素服务保障月和百日会战活动。全市230个重点建设项目当年投资931.5亿元,完成年任务的109%。高新区1.5万台套挖掘机配套件及2000台套推土机配套件生产线、大荔艾迪蒙托家纺科技园、渭南陕鼓气体空分装置等36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有39个重点前期项目提前开工,完成投资30.5亿元。深入推进“央企省企及民企进渭”和招商引资活动,中海外等15家央企来渭投资,新签约合同项目334个,到位资金421.3亿元,增长27.3%。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183.25万美元,增长23.2%。
二是全力稳工业、保增长。针对年初工业下滑态势,及时出台保增长10条具体意见措施和《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工业促销保产稳市场的意见》,壮大实体经济,激活非公有制经济。当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0户,规模工业总产值1578.2亿元,增加值545.7亿元,增长22.9%。高新区、经开区产业引领作用增强,卤开区生态与基础建设加快,13个县级工业园区不断壮大,园区承载企业905户,其中已投产703户,园区工业占比提升到76.7%。非公有制经济增比重达到45.7%。陕化节能减排、秦华发电 “上大压小”及陕焦脱硫、蒲城尧柏水泥脱硝等一批重点节能技改工程建成,淘汰落后产能水泥89万吨、焦30万吨、白灰3.95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
三是统筹抓城乡、拓空间。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开发,加快旧城、城中村改造和开发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当年实施重点项目123个,完成投资152.3亿元,投资同比翻番。市中心医院、东入口改造项目建成投用,奥体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市民综合服务大楼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推动县城、建制镇聚集发展,全面落实“131”工程计划,当年开工建设36个安居小区,韩城龙门、富平庄里、澄城韦庄、华县瓜坡等重点示范镇投资达到4.6亿元。加大渭河综合整治,当年完成堤防及绿化工程74.04公里。实施秦东大地园林化工程,着力改善城乡面貌,绿化覆盖率达到3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13平方米。
四是着重建体系、促消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商业设施,发展城乡物流服务,加大“家电下乡”、“建材下乡”等政策促销,把消费市场延伸到镇村社区、让产品惠及到生产生活。全年新发展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35户,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6.54亿元,占比达到55.4%,增长3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8.62亿元,增长17.3%。其中城镇消费233.3亿元,增长19.8%;乡村消费85.32亿元,增长10.9%。着力推进潼关古城景区、韩城“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华州国际皮影文化生态园、合阳福山旅游服务区等一批重点文化示范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年接待游客2512万人次,增长23.2%,综合收入155.54亿元,增长33.7%。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实现26亿元,占到GDP的2.14%,增长29.7%,渭南荣获“中国旅游百强城市”称号。
五是切实强农业、提品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新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9个,总面积48.7万亩,实现产值68亿元。粮食总产224.34万吨,增长6.6%,实现“九连丰”。实施“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蔬菜产量达到214.3万吨,增长6.4%。水果总产量达到282万吨,增长3%。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畜牧业示范县镇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和《渭南市建设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规划》,年末存栏生猪216.4万头、牛28.3万头、羊98.2万只、家禽1132.6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85亿元,增长22%。农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组织化经营程度提高,发展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71个、一乡一村示范乡镇35个,品牌农业、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亮点。
六是突出保民生、促和谐。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进一步扩大民生保障范围。共实施100个民生项目,投资149.6亿元,增长19.1%。完善保障性住房4+1体系,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7万套,竣工交付使用2.789万套。新建示范幼儿园49所,“蛋奶工程”受益学生达到35.4万名,“两基”教育获全国先进。药品“三统一”实现公立医院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98.25%,新农合基金到位率达到100%,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程,15.8万人实现脱贫,秦岭北麓移民扶贫搬迁完成1.06万人,居民养老保险扩面2.57万人。加快促进扩大就业,重点强化“零就业”家庭,新增城镇就业7.3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9%。推进全民创业,建设市县两级创业示范园32个,为近2.1万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担保贷款12.5亿元,带动就业6万余人,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层次和运行质量不高,农业比重高出全省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低于全省4.1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低于全省4.69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耗、水耗、地耗过大,万元GDP能耗是全省的2倍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全省高出47.2%。三是城镇化率低,较全省低了13.5个百分点,工业化、城镇化融合不够,统筹规划不到位,功能要素不配套。四是投融资渠道不宽不畅,投资缺乏重大工程、骨干项目支撑带动,居民消费能力不强。五是税收增收基础弱,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有限,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在发展中统筹解决。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与预期目标
201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陕西东大门建设的关键之年。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和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总要求,以经济追赶、民生优先为主题,突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提升经济质量,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扩大重点改革和双向开放,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发展活力和动力,开创渭南创新转型、追赶跨越的新局面。
根据发展形势和宏观环境,结合我市的发展基础、现实条件以及要求,提出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30亿元,增长13.5%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8.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达到1380亿元。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总量达到376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其中出口1.67亿美元,增长15%。
——辖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15.5亿元,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4.4亿元,增长17%。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200元和7720元,分别增长16%和17%。
——城镇化率达到39.5%,新增就业6.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
——民生投入达到150亿元,脱贫人口1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三项医疗保险参保人分别新增8万人和1万人以上。
——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9%,绿化覆盖率达到37.8%。
三、2013年重点任务与主要措施建议
1、大抓项目建设,强化投资拉动作用。
一是抓实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创新、转型和跨越发展,围绕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社区及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策划开发储备项目600个以上,其中重大项目不少于200个。对陕西东大门建设总投资1.2万亿3大类656个项目,进一步优化整合,明确分工,加快启动。坚持因项目因时因地,进一步优化重点项目推进手段和落实机制,强化市级领导包联,实行挂牌保护和政府联络员制度,加强服务指导和督查考核,力促续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新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确保260个重点建设项目当年投资1200亿元。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带动全社会投资规模达到1460亿元。
二是确保基本要素配套。紧盯中省投资导向和预算内专项安排重点,加大衔接争取,最大可能地赢得政策资金支持。加强政银企合作,完善信用担、融资平台,加强政策引导,大力争取银行信贷投资新增120亿元以上,吸纳社会民有投资400亿元。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整合闲置和低效用地,节约、集约用地,优先向产业链延伸、创新及民生工程重点倾斜,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优先保障市级重点项目,加大对省级重点项目的协调力度,要统筹资金、科技及用地、水、气等要素,进行集中配套。
三是加强选项招商引资。研究制定全市重点区域和产业布局规划,强化对招商活动的统筹指导。重点围绕国内外500强、行业100强和央企省企的战略性转移和经营格局调整,创新招商模式机制,借助政策,依托“三区”平台,招大引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完善工程装备、太阳能光伏、通用航空及煤化工等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开发引进生物、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坚持实施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约化发展,园区化承载计划,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0亿元。
2、扩大消费需求,提升经济内生动力。
一是大力激活消费。开发旅游、文化、健身、养老等消费热点,完善金融、研发及家政等服务业,加快实施商业街市及高档商场等重点商贸工程。创新商贸运用和物流模式,加强城乡流通网络和服务设施建设,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重点实施标准化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引进一批大型商贸企业,推进知名连锁企业、品牌店、专卖店向县市延伸。新发展限上商贸企业90户,消费总额230亿元。办好华山登山节、少华山旅游节等旅游活动,加强旅游促销,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
二是扩大出口规模。培育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利用国际和中省有关外贸政策,实施有效的产品出口,加强对水果、果汁、电子产品等传统出口商品的深度开发,增加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发展壮大我市技术上趋于成熟并具有潜在优势的商品,打响地方特色名牌。加快出口加工基地建设,以“陕西渭南果业基地”获得商务部第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为契机,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2.8亿元以上。
3、实施产业链工程,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一是全力推动工业转型。继续实施企业稳产增效保市场计划,确保钢铁、煤及煤化工、钼及钼化工、黄金等主导工业品生产。加快建设陕化、渭化以及渭北煤化工基地,启动输煤管道工程,进一步完善煤—焦—钢、煤—电—铝、煤—甲醇—烯烃等产业链,实施创新型、低碳型企业试点项目。围绕中联重科、西安重装、拓日新能、紫兆环保、北人印机等企业,搞好产业聚集区规划,吸引更多关联企业配套生产。全力抓好中石油搬迁、通用飞机制造等项目落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专项。实施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工程,力促工业提质增效,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9%。
二是培育壮大服务业。制定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开发申报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项目。依托华山黄河为主的景区建设和旅游格局,围绕旅游六要素完善配套服务产业。力推华山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促洽川、少华山、富平陶艺村晋升5A景区。加快文化资源与创意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影视、动漫、演艺、游戏等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7%。建好万达集团城市综合体、华阴杨氏文化产业园、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潼关生态旅游长廊等服务业项目。推进渭南文化艺术中心、卤阳湖五星级酒店、太华湖城乡统筹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和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稳抓粮食生产,丰富“菜篮子、果园子”,发展“农场、林场”产业试点模式。力推种养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园,提升建设生猪、奶山羊等现代畜牧园区和果蔬、杂果林基地,壮大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有机食品工业。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万亩、水果面积10万亩,新扩建规模养殖场500个以上,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和林下经济,开发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和创意农业。推广“一村一品”和“大荔模式”,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0户。
4、坚持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搞好优生优育。推进“双高双普”县创建,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继续实施“蛋奶工程”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一元剧场”和公共文化服务“四进”零距工程,促进城乡文化繁荣。精心办好市十二届运动会,提高市民身体素质,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挖潜增收,搞好资金争取和统筹调度,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健全劳动、薪酬分配机制,促进居民增收。年内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以上。扩大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面,实施“新农保、新农合”扩面提标,提高民政救济、低保及扶贫、帮困、助残等服务,年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314万人,三项医疗保险参保536万人,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加强食品、药品及住房等质量监测和价格监管,稳控市场物价水平。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77万套。启动200个贫困村建设项目。
三是健全社会管理服务。大力推进全民保障,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继续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强化群众观点、群众意识,畅通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扎实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特别是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化平安渭南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5、加强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推进中心城市组团建设,年度计划投资180亿元。全面推进城市道路、绿化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市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博物馆和市民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合理利用土地、财税等相关政策,引进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旧城改造和片区开发。加大中心城市智能网络工程建设,建设城市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创建智慧城市。重点实施供排水、天然气、集中供热等工程,提高产业承载力,吸纳劳动就业,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心城市人口突破50万人。
二是加快新型社区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水利设施等重点建设。深入实施铜川至富平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和“131”城乡统筹示范工程,推动城乡一体化融合联动发展。每个县市区都要建设1-2个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加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强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健全经费、人员保障机制,保持每一个村庄干净整洁。统筹扶贫开发和移民扶持工作,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抓好200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年内搬迁1.3万人,实现16万人脱贫。
三是完善园区建设。提高园区水、电、路、气、暖、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优化投资软环境,以园区发展带动城乡全面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大幅提升高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贡献率,争取在全国同类园区中位次明显前移。作为新城区和新的增长极来打造经开区,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100亿元以上。围绕中石化千万吨炼油、国家民机科研试飞基地、航空物流中心等项目,确保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在产业发展上实现实质性突破。
6、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责任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实施燃煤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10大节能技改工程。推进黄金、金钼尾矿利用示范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和重点行业合同能源管理试点项目。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全面清理矿区废弃地、空心村等闲置土地。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工作,推行垃圾分类回收,提高能源再生利用率。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研究低碳城市规划和试点方案,制定低碳产业发展促进办法,扎实推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经验,加强PM2.5监测,确保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渭南”。
二是打造关中水乡。加快推进整治南山支流治理和二华蓄滞洪区主体建设工程。积极实施小流域治理,完成治理面积300平方公里。建设关中—中原绿色通道、黄渭洛三河流域绿色走廊,加快实施秦岭北麓生态修复,加快引黄供水等项目建设,启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引黄入渭”、“引清济沋”等工程。继续扩大城乡供水能力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龙门至潼关段湿地保护开发工程。启动建设渭南中心城市一河两岸水景生态长廊,加快实施华县少华湖,卤阳湖开发区天骄湖、天子湖和大荔沙苑湖工程,打造“河绕城郭、城河相依”的怡人景象。
三是推进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继续坚持“大栽杨柳槐,广种经济林,绿化新渭南”思路,着力推进交通沿线、河流两岸、城镇村庄、荒山荒坡荒沟、湿地滩涂和旅游景区周围等区域的绿化工程,年内实现省级园林县城全覆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抓好渭北采煤沉陷区和秦岭北麓生态恢复、蒲城富平白灰企业整治。做好北部山区油松、刺槐等水土保持林带建设,塬区构建田园景观经济林带,发展核桃、柿子等干杂果和樱桃、桃等,南部山区以保护现有森林植被为主,营造水源涵养林带。以“三北”防护林工程等林业项目为依托,继续实施“五个”绿化重点工程。加快实施100个园林化示范城镇建设和1000个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全年造林35万亩,城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7.8%,打造“绿色渭南”。
7、继续深化扩大改革开放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整合农牧、商务、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有关职能职权,完善“一个体制、二个机构、四级网络、六大体系”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加快城乡社保、户籍一体化改革,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明确职能权限,落实具体的事项内容和时效期限。发挥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的功能,完成非时政类报刊社、重点新闻网站等转企改制,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二是扩大开放合作。实施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关—天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协作发展,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创建西渭融合、飞地经济联盟等机制新优势,提升开放性经济水平。精心组织参加西洽会等节会活动,积极落实与省级部门、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或备忘录内容。加快推进渭南陆路口岸、海关商检服务机构建设。
三是深化财政金融管理。启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公示试点。完善水、电、气及药品价格改革及补助调节基金制度。创新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管理运行体制、投资融资机制。强化预算约束,加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非公有经济加快发展的配套财政金融政策。积极引进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在渭设立分支机构,规范担保公司、典当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2013年4月13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荣举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关于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2013年计划草案。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在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初审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全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12年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
2012年是陕西东大门建设起步之年,市政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局面,狠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叠加效应,积极应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困难,适时采取各项有效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12.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增长3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8.6亿元,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3亿美元,增长34.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5.1亿元,增长2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12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企业所占比重偏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三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不到位。四是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项目策划特别是能够承载大项目的平台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快,投资和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3年计划目标积极可行
2013年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30亿元,增长13.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380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115.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4亿元,增长1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200元和7720元,分别增长16%和17%。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分析了我市2012年经济运行状况和2013年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和积极因素,认为我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符合中省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要求,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符合我市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总体布署。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积极可行的。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建议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渭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批准《关于渭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在计划执行中,确需作重大调整的,应事先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三、对实现2013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
(一)加大投资力度,确保经济健康较快发展。要紧紧抓住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难得的机遇,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能够承载大项目的平台策划与实施步伐,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争取更多的央企、省企、外企来渭投资。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加强基础设施、能源开发、新兴产业、技术改造、民生工程和城镇建设。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以招大商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二)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出口。要培育本区域市场,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创新商务模式和物流方式,加强城乡流通网络和服务设施建设,有效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培育具有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领先的技术和服务,拓展国内外市场。
(三)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落实“十二五”规划,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把一产做优;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新型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不断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二产做大;进一步加大渭南的对外开放进程,建设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以华山旅游为龙头,整体谋划山水风貌大景区和黄渭洛三河文化旅游建设,加快交通运输及各项服务业的发展,把三产做强。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社保统筹层级和保障水平。全面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和监督。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维护社会治安,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实施开放战略,扩大开放领域。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3年财政预算的决议
(2013年4月15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审议,并根据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关于渭南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3年市级财政预算。
 
 
关于渭南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
报  告
——2013年4月11日在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渭南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渭南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主要工作
2012年,面对经济运行中的诸多不利因素,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紧扣主基调和总要求,认真落实中央预调微调政策,抢抓多项政策叠加机遇,加快“三区”协调发展,推进“四化”互促互动,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为公理财、为民服务”为宗旨,以提升财政实力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凝心聚力,克难攻坚,财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057,817万元,增长1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50,567万元,占预算532,000万元的103.49%,增长24.29%。
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1,032万元(含高新区、卤阳湖、经开区,下同),占调整预算129,186万元的101.43%,剔除韩城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市本级分享收入下划因素,同比增长14.70%。
市级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各项税收80,743万元,增长11.67%,其中:增值税12,780万元,增长10.34%;营业税26,529万元,增长4.33%;企业所得税6,395万元,增长8.59%;个人所得税1,194万元,增长0.21%。非税收入50,289万元,增长19.93%,其中:专项收入7,827万元,下降39.70%;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39,171万元,增长84.65%。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430,798万元,增长23.19%。其中:市级财政支出完成384,431万元,增长19.13%。
市级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55,000万元,增长42.48%;公共安全31,593万元,增长12.03%;教育科技30,903万元,增长21.01%;文化体育与传媒17,627万元,增长40.60%;社会保障和就业29,622万元,同比增长18.10%;医疗卫生31,205万元,增长50.19%;城乡社区事务33,294万元,增长29.27%;农林水事务48,319万元,同比增长24.45%;交通运输21,506万元,同比增长10.29%。
(二)2012年财政主要工作及特点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面对财政增收非常困难的实际,各级财税部门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创新机制,不断加大组织收入工作力度。在各县市区全面实施了国地税联合办税,推广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各产煤县建立煤炭电子监控系统,分行业、分层次、分部门开展纳税信息公开,强力推进专业化信息化管税,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坚持月通报、季分析、半年讲评和全年总结考核办法,动态监测重点企业纳税情况,强化激励约束和督查,促进了财政收入任务的超额完成。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收10.76亿元,连续两年增收10亿元以上;税收收入比重达到71%,较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支持经济发展力度持续加大。全面落实调结构转方式、结构性减税、新“36条”等政策措施,制定了9个方面25条支持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财税扶持政策,出台了6个方面16条加强财源建设的具体措施。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实施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改造和新产品研发贴息、标准化厂房建设贴租以及工业地产品保产促销奖励,全年催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户,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35户。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和放大资金效能的原则,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资金整合、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撬动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6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中心城市道路改造、绿化亮化、重点污染源治理等公益性项目建设,以及“一城五创”,促进了“三区”同步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力。坚持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全市民生支出完成19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06%,增长24.68%。教育方面,深入开展教育资金整合,集中财力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贫困生资助和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两个“全覆盖”;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及免学费政策较好落实。文化方面,支持实施市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以华山为龙头的旅游景区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卫生方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实现了城镇居民和职工医保、新合疗等“全民医保”,三项基本医保制度覆盖城乡520多万人;药品“三统一”制度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顺利执行。社保方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实施,城乡低保、高龄老人保健补贴、残疾人生活补助、五保供养、各类优抚对象待遇等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支持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7万余套。就业方面,争取资金2.84亿元,支持开发公益性岗位1.52万个,新增就业7.36万人;投入贴息6200余万元,为2.1万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担保贷款12.5亿元,带动就业6万余人。
――“三农”投入不断增加。通过向上争取、资金整合等方式,加大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渭河综合整治进展顺利。投入资金5.28亿元,重点实施了渭河堤防加宽、绿化和南山支流应急分洪利用等工程。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整合资金6.13亿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实施现代农业苹果、畜牧养殖大县、设施蔬菜等项目。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得到提升。拨付资金4.32亿元,支持了移民安置区3个人畜饮水项目、13个农田水利项目和31个交通道路项目建设,秦岭北麓等移民搬迁工程、66个贫困村整村连片开发工程和雨露计划等扶贫项目有效实施,移民扶持政策较好落实,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各县市区惠农补贴支付中心均已建成并运行,全市发放惠农补贴31.65亿元,其中通过“一折通”发放19.42亿元,并为1.54万户农民提供惠农补贴存折抵押贷款3.4亿元。各级财政投入3.08亿元,实施村级“一事一议”公益事业项目1682个。
――争取上级支持成效显著。及时捕捉信息,加强汇报衔接,东大门建设各项补助政策争取到位,韩城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补助187亿元,增长32%,其中:专项转移支付112亿元,增长38.3%;均衡性转移支付40.8亿元,当年增量9.7亿元,增长31%,较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新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及激励约束转移支付5.3亿元,有效弥补了我市财力不足。同时,争取省转贷我市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5亿元,较上年增加4700万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
――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各项税费政策及重大项目及时公开,市级所有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全面公开。坚持以整合提效益。对所有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清理规范、分类整合,开展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和跟踪问效。市级273户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产权实行了集中统管。坚持以改革强管理。市级所有预算单位全面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县级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电子化政府采购不断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受到省纪委、省财政厅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财政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过去的一年,虽然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财源基础薄弱,收入结构不尽合理,财政增收困难大;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拓宽,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力增加与支出需求有较大差距;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加快推进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关键之年。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市发展仍处于上升通道,三个国家级经济区优惠政策集于一身,陕西东大门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四化”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这些都为我们做好财政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从财政看,收支矛盾仍将十分突出。收入方面:国家继续实施调结构转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等结构性减税政策,短期内将带来财政直接减收;非税收入基数高、增长潜力小,且从今年起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将影响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支出方面: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三农”、教育等刚性支出要求,以及民生“扩面提标”政策,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支持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财政资金需求多,财政支出面临很大压力。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努力做好财政各项工作。
根据中省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2013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中省经济财政工作会议、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坚持抓收入、促支出、强管理、优服务,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保障性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着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整合提效益,以改革强管理,创新驱动,强化措施,不断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安排
根据今年经济形势和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市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1,155,0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4,200万元,增长17%。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644,200万元加上上级各类补助收入 1,173,600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84,988万元,全市总财力1,732,812万元,增长21.34%。全市支出预算对可用财力全部做了安排。
(二)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安排
2013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安排为145,700万元,增长11.19%。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税收收入103,700万元,增长28.43%,其中:增值税16,700万元,增长30.67%;营业税36,200万元,增长36.45%;企业所得税7,915万元,增长23.77%;个人所得税1,445万元,增长21.02%。非税收入42,000万元,下降16.48%,其中:专项收入8,850万元,增长13.07%;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31,135万元,下降20.52%。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145,700万元,加上上级对我市的各项补助700,921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4,896万元和市对县市区的税收返还及各类补助564,386万元后,市级总财力为277,339万元,增长15.64%。
市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277,339万元。按照统筹兼顾、民生优先、突出重点和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统筹安排各类财政资金,集中财力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支出需要。其中:安排一般公共服务39,400万元,增长14.68%;公共安全26,945万元,增长14.10%;教育科技31,015万元,增长16.13%;文化体育与传媒6,783万元,增长15.65%;社会保障和就业37,273万元,增长21.21%;医疗卫生12,621元,增长21.74%;节能环保24,323万元,增长12.84%;农林水事务30,560万元,增长14.30%;交通运输17,805万元,增长14.26%。
三、2013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注重收入质量,做大财政“蛋糕”。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职责,充分挖掘税收潜力、做大收入总量,坚持依法征管、注重收入质量。强力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向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拓展;不断创新煤炭税费征收措施,加大征收力度;深入开展纳税信息公开,加快推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模式,建立财源建设信息系统,提升专业化信息化管税水平;做好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管职能划转工作,确保平稳过渡,确保“两税”应收尽收,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可持续增长。同时,积极捕捉信息,及时掌握中省财税政策动向,抢抓机遇,快速行动,争取中省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对我市更大的支持和倾斜。
(二)注重服务大局,推进东大门建设。坚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并重,直接投入和撬动引导并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力以赴“保增长”,促进经济稳中求进。一是认真贯彻支持建设陕西东大门各项财税政策,切实抓好政策落实、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二是全面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做到该减免的减免、该返还的返还、该贴息的贴息、该抵扣的抵扣,加快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不断涵养和培植税源,推动经济与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三是大力支持中心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四是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重点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注重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始终把民生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坚持财力向教育倾斜、向医疗卫生倾斜、向公共文化倾斜、向基层基础倾斜、向弱势和困难群体倾斜,全力以赴“保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是全力确保“两个80%”。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确保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0%以上。二是认真落实“扩面提标”政策。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新农合等从制度覆盖向人群覆盖转化,切实解决好社会广泛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等热点问题,保障群众基本利益。三是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组织领导、投入保障、实施落实、监督检查机制,搞好政策衔接,加快民生工作由“保基本”、“广覆盖”向“重统筹、建机制、可持续”转变。
(四)注重“三农”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继续支持粮、果、畜、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为重点,支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支持渭河综合整治工程,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支持推进秦东大地园林化、“关中水乡”和“一城五创”,建设“美丽渭南”。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推进重点示范镇建设、文化旅游古镇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促进农民进城落户。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支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五)注重改革创新,提高财政绩效。以开展支出绩效评价试点为契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扩大评价试点范围,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以预决算公开为抓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以专项资金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项目库和政策库,分类清理整合专项资金,早编细编项目预算,完善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部门预算改革为龙头,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房地产产权集中管理、电子化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等改革,加快推进标准化财政所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努力构建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考核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渭南市2012年财政
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审查结果的报告
(2013年4月13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荣举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关于渭南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2013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在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初审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全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
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50,567万元,占预算532,000万元的103.5%,较上年增长24.3%。其中: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1,032万元, 占调整预算129,186万元的101.4 %,较上年增长14.7%。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430,798万元,较上年增长23.2%。其中:市级财政支出完成384,431万元,增长19.1%。
2012年,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的工作部署,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的诸多不利因素,坚持“为公理财、为民服务”宗旨,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五十亿元大关。争取上级支持成效显著,财政支出保障了民生,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落实了东大门建投的各项政策,较好地执行了收支预算,圆满地完成了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是好的。但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源基础仍较薄弱,缺乏能够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型骨干财源,税收收入对资源型行业依赖较强,收入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随着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不断扩大,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力增加与支出需求的差距较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绩效管理亟待加强,科学理财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积极可行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全市2013年地方财政收入为644,200万元,较上年增长17%。加上上级各类补助,减去上解上级支出,全市总财力为1,732,812万元,较上年增长21.3%。市级地方财政收入为145,700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财力补助、减去上解上级支出、市对县(市、区)的税收返还及各类补助,市级总财力为277,339万元,较上年增长15.6%。支出预算已分解到具体科目,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 市政府提交的2013年预算草案体现了中省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的总体要求。收入安排充分考虑了今年增收的有利条件和减收的不利因素,符合实际,客观可行。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建议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2013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批准《关于渭南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在市级财政预算执行中确需调整的,应事先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三、对完成2013年财政预算的建议
(一)重视财政收入的质量和结构。要严格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切实做到依法征收,进一步提高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确保圆满实现收入预算。要优化纳税服务,积极培植税源。要把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落实好支持调结构转方式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进一步加大对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重视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要重点向改善民生倾斜,继续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确保民生项目资金的需求。加大对“三农”、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确保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0%以上。
(三)重视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库和政策库,有效整合专项资金,完善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构建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考核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四)重视骨干财源建设和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要加强对骨干税源的监控,及时掌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态势和税源变化情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催生规模企业中加大支持力度;在中心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中加大支持力度;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和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加大支持力度。
(五)重视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加大财政监管力度。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全口径预决算管理,加快实施和完善以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体系。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改革。继续细化预算编制,合理确定预算定额标准,进一步提高预算准确性。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3年4月15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雷孟斌主任受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的工作,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的领导下,依法行使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努力在促进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改善、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工  作  报  告
——2013年4月12日在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雷孟斌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请予审议。
2012年是我市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渭南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若干意见,全市进入了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发展环境前所未有、发展热情空前高涨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常委会在市委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顺应发展要求,积极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依法行使职权,在“促进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改善、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认真审议重大事项,主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大局
常委会把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大局作为行使职权的首要任务,认真听取审议有关重大事项报告,有针对地开展重大视察调研活动,及时作出决议决定,推动了全市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听取审议上半年计划、预算执行及财政决算、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及时作出相关决议,并提出抓特大型项目、重视税收工作、积极培植财源等建设性意见建议,对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政府债券收支和新增财力的安排使用,认真听取审议市政府的相关报告,先后两次作出决定,批准追加有关预算支出,保证了廉租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大民生事业的资金需要。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积极开展主题调研,就发挥人大作用、做好人大信访、加强环境治理、推进文化建设、实施依法治市、抓好东大门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等形成调研报告。报告提出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对推动陕西东大门建设起到了参考作用。
认真包抓重点项目。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对包抓的龙门500万吨焦化、南山支流防洪工程、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等27个重点项目,定期深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并由主任会议专题听取项目进展情况,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包联秦岭北麓移民搬迁工作中,全力推动工程实施,完成了年度任务。
常委会还视察了创建文明城市、民政工作情况,首次采取常委会组成人员、环保执法人员和新闻媒体记者联合暗访的形式,开展了第十七次“渭南环保世纪行”活动,对治理渭河水污染、遏制秦岭北麓山石违法开采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市环保世纪行工作被评为全省优秀组织奖。
二、围绕重点加强监督,加快推进陕西东大门建设
常委会始终把监督的着力点放在推动陕西东大门建设上,共听取审议有关专项工作报告22项,组织开展执法检查1次,同时继续在审议意见办理、预算监督、司法监督等方面推进工作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对重大发展问题的监督,全力推进陕西东大门建设。建设陕西东大门、加快渭南发展最根本的是依靠大项目的支撑。在听取审议关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情况的报告中,常委会提出要站在全市处于战略机遇期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产业优化和园区建设,重点策划一批既关乎长远又能短期见效的重特大项目,实现招商工作招大引强和增量提质。据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创新招商理念和方法,加强内引外联,开展广泛合作,去年全市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实现重大突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建设陕西东大门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任务。     常委会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在全市范围精心组织了农业法执法检查。这次检查历时两个多月,历经集中动员、县(市、区)自查、各主任带队实地检查三个阶段,重点对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园区规模化水平低、涉农龙头企业影响力弱、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等问题进行督促解决,取得了良好成效。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重点之一是建好渭南中心城市。常委会从基础工作入手,注重以高质量的城市规划推动高水平的城市建设,听取审议了关于中心城市规划管理与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要强化城市规划的鲜明特色、加强规划审批后管理、健全完善规委会制度,不断提升中心城市规划水平。建设陕西东大门将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作为重大战略实施。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关于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要树立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意识,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精心策划一批高标准、高品位的文化项目,努力提升人文渭南的良好形象。去年年末,常委会还专题听取审议了关于陕西东大门建设的综合情况报告,有针对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建议,进一步从宏观层面上推动了陕西东大门建设。常委会还注重在与必赢体育的工作配合中推进东大门建设。去年,必赢体育来我市进行了预算审查监督、财政转移支付、大气污染防治、社会救助视察调研活动,开展了文物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组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渭河流域管理条例的立法评估和意见征询,常委会都从有助于加快东大门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必赢体育首次开展的五年立法建议征求中,我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建设陕西东大门实际,共上报立法建议62件,位列全省第一,被评为全省地方立法工作先进单位。
(二)加强对民生问题的监督,积极促进和谐渭南建设。针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关于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围绕秦岭北麓、渭北旱塬、中部滩区三大重点区域,加强资源整合,严格资金管理,顺利完成了扶贫开发年度任务。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场)是重大的民生项目,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关于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场)建设及运行情况的报告,支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加快相应配套设施建设,促使其规范有效运营。社保基金征收关系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关于社保基金征收管理情况的报告,提出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努力让党和政府的阳光政策惠及人民群众。常委会还听取审议了职业教育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情况的报告,提出了整合职教资源、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水平等建议,促进了相关工作。
(三)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继续开展旁听法院庭审工作,先后对市中院3起民商事、1起刑事案件开展旁听,促进了法院的公正审判;听取审议市检察院关于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相应决议,要求全市司法机关强化思想认识,提高司法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听取审议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情况的报告,提出要积极争取中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我市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对行政部门执法过错、司法机关违法办案责任追究制的推行情况,常委会继续组织开展重点检查,进一步促进了执法状况的改善和执法水平的提高;切实加大信访督办力度,共受理来信来访619批件1019人次,受理和办理网上信访19件,督办省、市领导批示要结果的重要案件15件,人大信访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加强对制度办法的完善,持续推进监督工作创新。一是扩大评议范围,把职责职能与东大门建设联系紧密的部门确定为评议对象,促使参评部门在建设陕西东大门和服务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二是制定出台《关于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的暂行办法》,规定每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后,常委会要采取专项视察、调查等方式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促进了审计查出问题的有效解决,维护了财政经济秩序。三是继续在每年最后一次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全年发出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报告,确保了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认真办理和落实,办理工作不断规范。
三、依法进行人事任免,为全市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常委会坚持把依法任免干部和党管干部原则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慎重地行使人事任免权。去年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5人(次),为全市的整体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任免工作中,坚持任命前根据提名人的档案材料和人大信访工作渠道反映的情况,认真对拟任人选进行初审,组织拟任人选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与常委会组成人员见面并做供职发言;坚持任命后现场向被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会同组织部门一起宣布任职决定。这些都增强了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提高被任命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全面提供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常委会把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对代表的服务保障、代表活动的组织、议案建议办理等工作,促进了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是努力创造条件,支持代表履行职务。定期为代表寄发常委会公报,在“渭南人大”等网站设立人大工作公告栏,继续向省、市人大代表发送“人大动态”手机短信,使代表及时了解常委会工作情况。积极开展“优秀人大代表”推选活动,激发了广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和建言献策积极性。
二是丰富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开展社区管理、法检“两院”工作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活动,形成了针对性较强的调研报告。坚持实行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积极联系和协调有关方面的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和全市重大活动,全年共有10多名市人大代表列席了常委会会议,300多人次省、市人大代表参加了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和代表评议,500多人次省、市人大代表参加了省政府领导调研座谈、省委巡视组座谈、干部考察考核座谈,代表履职的途径更加多样、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发挥的作用更加全面。
三是不断强化措施,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坚持每年两次听取承办单位关于办理代表建议情况的报告,坚持实行常委会领导包案办理重点代表建议制度,并由主任会议听取这些重点建议的办理情况报告,促进了建议的顺利办结。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共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80件,现已办结65件,其余15件正在创造条件办理,建议办理做到了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
四是认真做好省十二届人大代表的推选工作。按照必赢体育和市委的安排,在民主推荐、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依法选举产生了68名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圆满实现了必赢体育规定的人员结构、组成比例等要求,新一届必赢体育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坚持抓好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常委会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机关”作为基本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市人大机关连续第六年获得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一是抓思想建设,提升能力素质。坚持举办常委会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先后就“关天经济区规划与东大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使大家的科学发展理念、党的领导意识、依法履职素质和议事决策能力不断提升。二是抓作风建设,增强工作效能。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意见,不断改进常委会、主任会的组织方式,改进视察、检查和调研活动的工作方法,使常委会履职活动更注重务实、更贴近群众;积极开展“三问三解”、创建文明机关、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包村帮扶和招商引资等活动,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机关深入开展“四严格一提升”、“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主题活动,增强了机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重视加强人大宣传工作。坚持办好《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公报》、《人大工作通讯》、《渭南人大年刊》、《人大动态》和渭南人大网站,常委会机关的对外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四是加强与外地市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交流与联系。派员参加全国二十城市、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秦晋豫“金三角”等人大工作研讨会,认真学习外地市人大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重视对县(市、区)人大的工作指导,在中央财经大学举办了首期全市人大主任培训班,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连续第三年召开市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工作座谈会,使各县人大相互借鉴,共同学习,提升了全市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会议成为加强经验交流、创新人大工作的重要平台。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常委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正确领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体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全市人民、“一府两院”、各级人大以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我代表常委会向大家表示敬意和感谢!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宪法法律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监督工作实效性依然不强,对法律法规监督仍是薄弱环节,为代表服务保障的水平有待继续提高,常委会及机关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我们要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特别是面对渭南加快发展的喜人形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做好人大工作,发挥人大作用,必须持之以恒地落实“五个一”要求: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第一要旨,更加主动地维护市委领导这个核心;把支持和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更加主动地在思想认识上强化、在工作安排上保证、在监督效果上体现;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大事,更加主动地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把增强监督实效作为第一重点,更加主动地在支持中体现监督、在监督中促进发展;把作风建设作为第一保障,更加主动地增强依法履职、为民服务、真抓实干的能力。
2013年,是我市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的重要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中共渭南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依法行使职权,继续在推进“促进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改善、维护司法公正”三项重点工作上取得新成效,以实干实绩为加快渭南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认真审议重大事项。及时审议计划、预算执行和“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等报告,做好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策的审查监督;围绕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中心城市规划管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大气环境质量、土地利用规划等重大问题,认真听取审议专项和专题工作报告;坚持从为全市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出发,积极慎重地行使人事任免权。
——积极履行监督职责。组织开展《行政复议法》、《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继续搞好执法检查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渭南环保世纪行”活动。加强对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围绕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决定的执行情况和全市公安机关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情况做好重点监督。进一步创新监督方式,组织开展政府组成部门向人民承诺活动,推动工作的落实。
——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及时向代表通报常委会的工作动态,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认真搞好代表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积极组织代表参与调研、视察、评议、征询意见等活动。继续实行常委会领导包案办理代表建议制度,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继续开展优秀人大代表推选活动,不断提高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努力提升工作水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常委会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和文明建设。坚持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增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加强与县(市、区)人大和外地市人大的联系,增进学习交流,提高工作水平。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3年4月15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张振伯院长所作的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年的工作,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审判工作,提升审判质效,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司法公信力,为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3年4月12日在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振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市中院在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监督和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全面落实市四届人大三次、四次会议各项决议,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为建设陕西东大门、实现渭南新跨越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依法履行审判职责
全市法院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工作大局,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23052件;市中院办理各类案件4024件,其中审判执行案件1532件,减刑假释案件2268件,涉诉信访案件181件,诉前调解案件43件。
强化刑事审判职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市法院审结刑事案件1781件,判处罪犯2729人,其中市中院审结315件,判处罪犯368人。依法严惩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严重暴力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强奸等案件618件,判处865人。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审结“两抢一盗”案件552件,判处914人。依法严惩职务犯罪及各类严重经济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95件,判处564人;判处非法集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等刑事案件25件65人。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自首、立功、过失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依法从宽处理。加大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44%,最大限度减少对抗,修复社会关系。
强化民商事审判职能,切实关注保障民生。全市法院审结民商事案件13887件,其中市中院审结1092件。加强民生领域的司法保障,审结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及婚姻家庭等案件9871件。高度重视“三农”案件审理,审结农产品买卖、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农村土地承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等案件249件。加大对违约失信行为的制裁力度,审结各类合同纠纷案件3641件。积极服务于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采取领导包案、跟踪督办、主动协调等多种措施,妥善解决涉及重点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投资发展环境等案件126件。
强化行政审判职能,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审慎审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全市法院审结行政诉讼案件312件,其中市中院审结49件。稳妥执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执结非诉行政案件301件,有力地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立了行政案件协调处理机制,和解撤诉案件占一审行政案件的24.9%。坚持向市政府报送《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最终实现。全市法院执结案件2359件,执结率为97.4%,实际执行到位率为90.1%,比上年分别提高了0.9 和1.5个百分点,其中市中院执结案件76件。深入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强制措施539案(次),决定罚款、拘留692人。充分发挥执行联动威慑机制的作用,主动加强与检察、公安、工商、银行、房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对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制裁力度。继续深化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经过三年努力,全市两级法院全部实现了无执行积案创建目标。
强化涉诉信访源头治理,下大气力扭转涉诉信访形势。按照“从源头上治理、从根本上解决”的总体思路,狠抓案件质量、释法析理、排查化解、初信初访等工作,来信来访较上年分别下降了17.3%和21.2%,赴省进京非访明显下降。深入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大化解”活动,采取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巡回接访、领导包案等方式,变化解为预防,变被动为主动,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问题发生。加大重点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力度,各级交办的181件涉诉信访案件已全部化解,化解进度位居全省前列。
二、紧紧围绕公平正义,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
全市法院忠实履行公正司法第一责任,加强法院管理,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审判质效,努力提升司法水平。
创新审判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办案质效。始终把均衡结案作为加强审判管理的重要抓手,加强审判流程管理,狠抓超审限案件责任追究,收结案实现了良性循环。坚持每月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共评查案件12424件。对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重点进行评查,市中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领二审办案法官深入基层,与基层一审法官就145件发改案件面对面剖析座谈,有针对性地解决案件质量存在问题。从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审判效果三个方面,量化细化考核指标,每季度对案件质效进行总体评估,编发案件质效评估报告,不断提高审判管理科学化水平。扎实开展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134人(次)参与评查,共组织庭审观摩示范庭58个,评查庭审723个,评查裁判文书5256份。市中院被评为全国法院案件质量“两评查”工作先进单位。
创新诉讼调解工作机制,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把诉讼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首要选择,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个环节,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调解结案率达到75%,高出全省法院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深化诉前调解工作,全市两级法院都建立起诉前调解工作室,诉前成功调解案件2264件,及时有效地将相当一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立案诉讼前。充分发挥281名人民陪审员和3216名特邀调解员的作用,协调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化解矛盾纠纷4200余件。
创新能动司法机制,主动服务工作大局。市中院制定下发了《关于为我市建设陕西东大门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等司法指导性文件,推动服务型、主动型、高效型司法。建立重大敏感案件风险评估机制,对176件重大敏感案件在立案、审判、执行阶段进行了风险评估,制定落实应对预案,确保案件不出问题。针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72件,提升管理水平。在全省法院率先成立了少年审判庭,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前社会调查、庭审感化教育和判后帮教管理等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主动参与“假释帮教一体化”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假释、管制、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人员的帮教管理。在基层法院试行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制度,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不断完善和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在军营设立涉军维权联络点,深入开展“百名法官送法进军营、百件涉军案件大回访、百户军人军属大走访”活动,涉军维权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市中院被兰州军区及西北五省(区)政法委授予维护国防利益和军队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
创新司法为民机制,积极推进司法民主。深入开展审判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和征询旁听庭审公民意见建议活动,采用“五进”方式审理案件2277件,向812名旁听庭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征询对案件裁判的意见和建议360余条,扩大了司法民主。扎实推广“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在全市3195个行政村、207个社区建立了法官工作室或联系点,与群众联系更为紧密,服务群众更为有效。开通网上“院长信箱”,积极推行司法文书网上公开,定期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旁听案件审理,全面落实审判公开制度,深入推进“阳光司法”。加强司法宣传工作,重视法院网站建设,与渭南电视台合办每周一期的《与法同行》成为全省优秀法制栏目。市中院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三、紧紧围绕提高司法能力,扎实抓好队伍建设
以提高司法能力为重点,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公正廉明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班子的感召力和执行力。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全市法院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党组议事规则等,以制度保障和促进领导班子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科学决策、驾驭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加强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学习交流,切实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市中院被市委评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加强法官干警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组织了核心价值观教育演讲比赛,举办了专题培训班11期,培训法官干警1500余人(次),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素养。扎实开展“四严格一提升”和“三问三解”活动,市中院154名法官深入到村组社区,宣讲法律政策,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困难,把法官教育的课堂搬到农村社区。把提高法官干警准确把握法律精神、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依法解决群众诉求、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重点,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各类法律知识讲座或组织法官干警参加各类培训37期,培训1800余人(次)。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培养学习型法官”活动为载体,举办读书征文、读书交流、读书演讲等活动,激发了广大法官干警的学习热情。市中院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主题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去年,全市法院先后有60个集体、122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增强队伍反腐倡廉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开展了集中警示教育、司法良知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培育提升法官干警的职业道德素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岗。在每个审判业务庭室设立廉政监督员,全面推行随案廉政监督卡制度,健全完善内部监督体系。积极开展对“五个严禁”和“六个不准”落实情况的明察暗访工作,及时纠正存在问题。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严肃追究违纪违法人员责任。
四、自觉接受党委领导,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
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和市人大的各项决定、决议,坚持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大案件主动向市委、市人大报告。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办理市委、市人大和上级法院督办案件41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工作,旁听重大案件庭审,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5次旁听评议院长、庭长庭审活动。高度重视社会监督,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媒体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党委正确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和委员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知,法院工作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些法官干警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思想素质、专业素养、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法官司法不公不廉,还存在有违法违纪问题,影响了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有的案件审判质量还不高,审理周期过长,裁判效果不佳,办案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涉诉信访任务繁重,稳控工作压力较大;基层基础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两庭”建设欠账较多,债务压力较大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重要一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各级政法工作会议和上级法院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强化审判工作,提升审判质效,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司法公信力,为陕西东大门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强化职责使命意识,力求在推动法院工作全面发展上有新成效
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组织轮训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教育引导法官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不动摇,坚定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深入开展“司法大调研”活动,找准法院工作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审判综合效能,推动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公正司法,深化能动司法,力求在服务陕西东大门建设大局上有新成效
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依法保护、支持一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活动,依法严厉惩处各类破坏投资与经济发展环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建设繁荣兴盛的“富裕东大门”做出新的贡献。依法制裁违约失信等违法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惩乱垦滥伐、浪费资源、破坏耕地、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及时保护和鼓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公义行为,不断增强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遵从规则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和社会道德观念,努力为建设人文绿色的“文明东大门”做出新的贡献。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加大公开审判、宣判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依法公正审理好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劳动争议等民生领域的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为建设人民幸福的“和谐东大门”做出新的贡献。主动适应新形势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司法工作机制,发挥审判职能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努力为建设创新开放的“活力东大门”做出新的贡献。
三、坚持司法为民,推进司法民主,力求在提升司法公信力上有新成效
始终坚守司法为民,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司法为民工作机制,不断推出司法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努力使司法成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真正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了官司、具备执行条件的人及时实现诉权。不断扩大司法民主,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推进立案、审判、执行、裁判文书、司法拍卖和司法政务全面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审判执行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积极引导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解决,做到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正结论,依法纠正错误裁判,依法制裁违法闹访,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法制权威的统一。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和示范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全力推进法治渭南建设。
四、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审判保公正,力求在提高司法能力上有新成效
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加强教育管理,切实增强班子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法官干警的理想信念。以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为重点,强化教育培训,严格管理,不断提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水平。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市中院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基层法院、中层负责人联系基层法庭制度,试行新任命年轻法官赴基层锻炼,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不懈地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各位代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历史征程中,人民法院肩负着光荣的任务和重大的责任。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3年4月15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刘伟发检察长所作的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市人民检察院2012年的工作,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市人民检察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素质和执法公信力,为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3年4月12日在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伟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省检察院部署和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创新发展,检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强化法律监督,用心服务大局,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全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检察职能,努力为陕西东大门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忠实履行第一责任,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深化平安渭南建设,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恪尽职守保稳定,千方百计促和谐。一是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和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2012年,全市共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2770人、起诉2741人;其中,批准逮捕黑恶势力犯罪、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391人,提起公诉340人。二是注重人性化执法,正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对431名犯罪情节轻微的初犯、偶犯等作出不捕不诉决定,努力减少社会对抗;积极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办案模式,采取品行调查、分案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方式,对557名未成年人犯依法作出妥善处理,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三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制定了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深化检察官引导调解、农民工维权、检调对接、轻微刑事案件调解和解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对90余起轻微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案件依法作了调解处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四是用心化解涉检矛盾纠纷。层层签订《检察信访维稳工作责任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集中行动。推行“事前预警、事中稳控、事后防范”的信访处置机制,通过民生检察服务热线、检察长接访、下访巡访,处理各类来信来访案件601件,实现了重大节会期间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五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配合有关部门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二)始终坚持惩防并举,着力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委和高检、省院的决策部署,以开展查办职务犯罪“蓝剑行动”为载体,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更加重视预防,努力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一年来,共立查职务犯罪嫌疑人201人,提起公诉159人,法院已判决146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81.63万元。一是深入查办贪污贿赂犯罪,加大对社会管理、行政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共立办贪贿犯罪案件96件154人,其中立案侦查大案48件、要案1人,实现了办案规模、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的有机统一,全市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犯罪工作经验先后两次在全省检察机关反贪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二是严肃查办渎职侵权犯罪,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履行管理职责。全市共立侦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5件47人,其中重特大案件4件,立案规模和办案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在全省检察机关目标责任制考评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结合典型犯罪案例分析和突出犯罪问题调查,提出预防建议96份,提供预防咨询150件,协助有关单位落实预防措施298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等专项预防活动,选择72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招投标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096次,建议并帮助有关单位完善内控机制137项,涉及建设资金1.53亿元。加大预防教育力度,共开展警示教育267次,受教育人数近5万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连续12年走在全省检察机关前列,有效促进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加大诉讼监督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认真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诉法、民诉法,深入贯彻落实《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不断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促进和维护司法公正、社会诚信。一是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共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未立案的监督立案79件,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撤销案件56件64人;决定追捕145人、追诉21人;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书面纠正意见373件次,防止了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侵犯当事人人身权利等问题的发生。二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提出刑事抗诉3件,纠正刑事审判活动违法107件次。三是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监督。共受理不服法院裁判的民事、经济和行政申诉案件293件,经审查立案143件,向法院提出抗诉24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61件,对作出不立案、不抗诉和终止审查决定的77件案件,注重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四是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通过检察发现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138人,已纠正136人,针对刑罚执行监管改造场所违法情况,提出书面纠正916人次,已纠正910人次;立案查处刑罚执行及监管人员玩忽职守、虐待被监管人员等职务犯罪案件2件2人,保障了刑罚正确执行,依法维护了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民本检务,服务保障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重百姓事,解百姓难,用心体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检察权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是坚持民生优先,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犯罪。快速查办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深入推进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和查办涉农惠民职务犯罪专项活动,立案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50件,挽回损失210万余元。二是延伸监督触角,搭建服务群众桥梁。把加强基层院乡镇检察室建设作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立足基层“小检务”,解决群众“大问题”,倾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一年来,直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400余件次,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42件,赢得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三是密切联系群众,拓展执法为民渠道。制定了深化“三帮两扶”活动意见,打造以“帮助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个秦岭北麓移民搬迁村、一个卤泊滩区贫困村,扶助一个特贫在押犯家庭、一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为内容的帮扶品牌,将检察工作植根群众沃土。共联系帮助乡镇(街道)42个、企业25家、村居(社区)191个、学校35所,救助困难家庭109户、学生123名。扎实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倾听一线呼声,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司法诉求。一年来,市县两级院共开展调研活动1000余次;举办法律讲座126场次;深入农户2700余家,建立联系户1023户;走访接待群众9300余人次,现场化解矛盾纠纷260多件;发放“连心卡”和检察宣传资料31000余份,记“民情日记”1600余篇,收集意见建议38条,协助帮扶村制定发展规划76项,帮助引进建设项目32个,协助争取资金500余万元,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强化自身监督,提高执法公信,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
牢固树立“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的意识,坚持强化自身监督与强化法律监督并重,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
——主动加强执法活动监督。严格落实内部执法监督改革措施。案管部门共受理分流各类案件3595件5915人,发出办案期限预警和催办通知684件次,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超期羁押、案件流失和久拖不决等现象的发生,实现了无错捕,无错诉,无违反程序办案,无违法违纪问题和无新的涉检上访案件的“五个一”目标,强化了监督力度,保证了检察权的规范运行。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度重视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三必请”制度,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基层调研、执法考核、重大活动15次,观摩庭审7次。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基层建设等专项工作13次,向政协常委会通报职务犯罪预防等工作6次。开通了与代表委员互动短信平台,发送检察资信6700条;修订完善了加强与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意见。对代表、委员提出的36件议案、建议和提案,全部办结并及时答复。
——诚恳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坚持特约检察员制度,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络。推行“阳光检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群众走进检察机关监督工作。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案件20余件次。重视舆论监督,在市电视台开播《检察视线》栏目42期。开通检察微博,推行网上检务公开,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素质能力,确保公正廉洁执法
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队伍,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不竭动力。一是狠抓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召开了全市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着力提高全体检察人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广大检察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思想和执法理念,检察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四严格一提升”作风建设等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筑牢全体检察人员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思想基础;以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成功举办了“忠诚的誓言”文艺晚会和第三届体育运动会,开展了“十大杰出检察官”评选活动,有力推进了全市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二是狠抓领导班子建设。积极与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沟通,选优配强两级院领导班子,加强对基层院领导班子尤其是检察长的监督管理,两级院领导班子抓大事、谋长远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积极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开展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活动,党组成员带头读书学习,坚持每周中心组学习不动摇,举办专家教授专题讲座、检察官教检察官等活动132次,组织业务培训、竞赛比武26期、公诉庭审观摩13次,极大提升了检察人员的执法水平。四是狠抓基层基础建设。认真落实对口联系指导基层、政策资金人才倾斜基层等措施,为基层院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不断完善对基层检察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了基层检察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凝心聚力,忠诚履职,求实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有18个集体、38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委的坚强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心系检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检察职能作用发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有些法律监督工作比较薄弱,少数检察人员执法思想和发展理念存在偏差,服务大局、执法为民意识不强,就案办案、作风粗暴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二是队伍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高层次、复合型检察人才匮乏,检察人员的法律监督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制约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陕西东大门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市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省政法、检察长会议和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以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为总要求,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执法能力素质和执法公信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固树立“没有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检察事业发展”的大局观,紧紧围绕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调整工作重心,完善保障措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重点领域服务管理,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二)更加注重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持查办有震动、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与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并重。以开展查办职务犯罪“清风行动”为载体,严肃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完善乡镇检察室等联系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创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积极推进廉政建设。
(三)更加注重强化诉讼监督。适应新《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要求,全面强化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管活动监督,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探索多元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格局。依法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查背后的职务犯罪,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更加注重自身建设。一要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把作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新风正气树立检察新形象。二要扎实开展“十佳公诉人”和“十佳侦查能手”两项评选活动,培养选拔一批优秀检察业务干警和高端人才,努力形成一支与渭南发展相适应的检察业务人才队伍。三要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拓宽联系群众渠道、确立民意导向、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见实效;四要着力做好自身监督制约工作,加强自身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确保检察权在人民的监督中依法规范行使;五要积极做好信息化推进工作,不断拓宽信息化应用领域和范围,切实提高检察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探索具有渭南特色的案件监督管理新机制。六要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检察人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局意识,打牢为民公正廉洁执法的思想基础;七要深入持久地推进检察改革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八要着力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广泛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九要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积极发挥基层院的主体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基层院建设水平。
 
 
关于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2013年4月13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议案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郗怀亮
 
大会主席团:
根据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的规定,到4月12日下午5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47件。其中属于财政经济方面的29件,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问题方面的13件,民主法制方面的3件,其它2件。
这次会议上,代表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这一主题,为完成我市今年“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积极提写议案。这些议案,是代表们在广泛联系选民、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体现了他们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积极参政议政的态度。
代表所提议案的主要内容有: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三农”资金投入;加大民生和项目建设力度;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
从总体上看,这次大会代表提出的议案,涉及面比较宽,针对性比较强,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些议案对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议案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对这些议案进行了认真审查,认为:代表所提议案均属于对我市有关方面工作的建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建议全部作为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另外,大会还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28件,连同作为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的议案共75件。这些建议、批评和意见,会后将由大会秘书处交有关机关认真研究,切实办理,并负责答复代表。
 
附:作为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的议案题目
 (共47件)
一、财政经济29件
1、郭发胜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洛河大荔段综合治理的议案。(第1号)
2、王朝民等10名代表:关于解决大荔冯家、段家供电区域移交的议案。(第3号)
3、赵万宏等10名代表:关于大荔(赵渡)至蒲城公路升等改造的议案。(第4号)
4、张北正等10名代表:关于对洛惠渠大荔灌区排水设施更新改造的议案。(第5号)
5、张满仓等10名代表:关于实施黄河雨林段防汛工程空档的议案。(第6号)
6、张更森等10名代表:关于建设大(荔)永(济)黄河公路隧道的议案。(第7号)
7、郭发胜等11名代表:关于改造大荔县仓西抽水站恢复其灌溉能力的议案。(第8号)
8、郭鹏程等10名代表: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渭北煤化工业园的议案。(第12号)
9、杨林山等12名代表:关于独宜公路升省道并进行扩建的议案。(第14号)
10、赵亚敏等13名代表:关于尽快对省道201白水至蒲城段公路进行升等改造的议案。(第15号)
11、张军民等13名代表:关于实施引洛灌溉的议案。(第16号)
12、刘岳峰等12名代表:关于加强对石堡川水库白水灌区一支渠田间配套的议案。(第17号)
13、武保荣等12名代表: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白水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支持力度的议案。(第18号)
14、郭学军等12名代表:关于加大对以白水果业为主的渭北现代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议案。(第19号)
15、郭学军等13名代表:关于打造陕西现代特色果业强市的议案。(第21号)
16、潘卫华等11名代表:关于加大南山支流应急分洪利用工程资金支持的议案。(第26号)
17、何树茂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潼关三河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议案。(第28号)
18、白高振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渭南东大门绿化工作的议案。(第29号)
19、王青峰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潼关黄金产业发展的议案。
(第30号)
20、李建军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潼关旅游兴县建设步伐的议案。(第31号)
21、赵慰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议案。
(第32号)
郭金平等10名代表:关于出台鼓励企业上市发展政策的议案。(第33号)
王智博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建设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区的议案。(第35号)
张斌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实施澄城至合阳段公路改造项目的议案。(第37号)
范选德等10名代表:关于巩固提升百万生猪大县建设成果的议案。(第38号)
闫麦玲等10名代表:关于开发五龙山、引石头峪水进城的议案。(第39号)
弥永丰等10名代表:关于推进环境治理、平衡环保与发展的议案。(第41号)
邓联合等10名代表:关于加强我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的议案。(第44号)
张建华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建设108国道韩城至河津段黄河大桥的议案。(第47号)
二、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问题13件
1、刘静等10名代表:关于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库区移民收入的议案。(第2号)
2、周继虎等12名代表:关于足额保障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三统一”补助资金的议案。(第9号)
3、张北正等11名代表:关于给予奋斗在农业第一线的农村技术人员适当补贴的议案。(第10号)
4、刘巧莲等10名代表:关于加强学生家教托管中心管理工作的议案。(第11号)
5、高尚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改善农村重点区域生产生活环境的议案。(第13号)
6、郑学军等12名代表:关于加强校园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议案。(第20号)
7、梁增坡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秦岭北麓扶贫移民异地搬迁的议案。(第23号)
8、宁珺等11名代表:关于解决医患纠纷问题的议案。(第24号)
9、宁珺等13名代表:关于成立农村空巢老人服务中心的议案。(第27号)
 10、党中秋等11名代表:关于推进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建设的议案。(第34号)
11、王智博等10名代表:关于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协调联动机制的议案。(第36号)
12、闫麦玲等10名代表:关于解决农民工进城租住房的议案。(第43号)
13、杨峰等10名代表:关于变更华县皮影戏责任保护单位的议案。(第46号)
三、民主法制3件
 1、邓联合等10名代表:关于对患有传染病的犯罪人设立专管场所的议案。(第40号)
 2、邓联合等10名代表:关于在我市商住小区设立警务室的议案。(第42号)
 3、周庆文等13名代表:关于在渭南高新区设立检法派出机构的议案。(第22号)
四、其它2件
  1、李战华等11名代表:关于解决华阴南山支流应急分洪利用工程占用部队土地问题的议案。(第25号)
  2、吕海峰等10名代表:关于出台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见的议案。(第45号)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选举)
 
主席团(共43人,按姓名笔画排列)
于会溪       王民才       王安稳       王春阳
王荣举       王爱民       王  磊       文红军      
卢发兴       叶  珺(女) 刘  莉(女) 安玉霞(女)
孙云峰       李金侠(女) 杨炳拓       杨森明  
何树茂       张天亮       张金安       张建华
张建军       张洁玉(女) 张海贵       郑成瑞
胡会维(女) 郗怀亮       骆苏弟       徐新荣
郭永峰       郭志英       郭勇格       黄玉生 
常耀才       崔晓民       韩国强       程立华      
雷孟斌       雷晓萌       雷超武       樊存弟
潘建文       潘  洁(女) 薛东江
秘书长: 王安稳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徐新荣       雷孟斌      雷超武        王安稳
郗怀亮       胡会维(女)张海贵        王荣举
薛东江       雷晓萌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
(2013年4月11日上午)
徐新荣       雷孟斌      雷超武        王安稳
郗怀亮       胡会维(女)张海贵        王荣举
薛东江       雷晓萌      于会溪        王民才      
王春阳       王爱民      王  磊        文红军
卢发兴       叶  珺(女)
   第二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
(2013年4月12日上午)
徐新荣       刘  莉(女) 安玉霞(女) 孙云峰
李金侠(女) 杨炳拓       杨森明       何树茂
张天亮       张金安       张建华       张建军      
郑成瑞       骆苏弟       郭永峰       郭志英
郭勇格       黄玉生
  第三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
(2013年4月13日下午)
徐新荣       雷孟斌      雷超武        王安稳
郗怀亮       胡会维(女)张海贵        王荣举
 薛东江       雷晓萌      张洁玉(女)  常耀才
崔晓民       韩国强      程立华        樊存弟
潘建文       潘  洁(女)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副秘书长名单
(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选举)
 
雷晓萌
孙建升
薛  博
      杨建秦(女)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议案审查委员会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选举)
 
主任委员:郗怀亮
副主任委员:雷晓萌    王  磊
委      员:(按姓名笔画排列)
史优胜    华惠民    孙建升    骆苏弟
常耀才    韩国强    潘建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选举)
 
主 任委员:王荣举
副主任委员:文红军     程立华
委      员:(按姓名笔画排列)
王俊杰     李  鹏     崔晓民     张天亮
康  峰     蒋秀侠(女)    
 
 
 
院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党组议事规则等,以制度保障和促进领导班子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科学决策、驾驭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加强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学习交流,切实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市中院被市委评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加强法官干警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组织了核心价值观教育演讲比赛,举办了专题培训班11期,培训法官干警1500余人(次),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素养。扎实开展“四严格一提升”和“三问三解”活动,市中院154名法官深入到村组社区,宣讲法律政策,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困难,把法官教育的课堂搬到农村社区。把提高法官干警准确把握法律精神、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依法解决群众诉求、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重点,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各类法律知识讲座或组织法官干警参加各类培训37期,培训1800余人(次)。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培养学习型法官”活动为载体,举办读书征文、读书交流、读书演讲等活动,激发了广大法官干警的学习热情。市中院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主题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去年,全市法院先后有60个集体、122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增强队伍反腐倡廉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开展了集中警示教育、司法良知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培育提升法官干警的职业道德素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岗。在每个审判业务庭室设立廉政监督员,全面推行随案廉政监督卡制度,健全完善内部监督体系。积极开展对“五个严禁”和“六个不准”落实情况的明察暗访工作,及时纠正存在问题。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严肃追究违纪违法人员责任。
四、自觉接受党委领导,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
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和市人大的各项决定、决议,坚持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大案件主动向市委、市人大报告。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办理市委、市人大和上级法院督办案件41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工作,旁听重大案件庭审,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5次旁听评议院长、庭长庭审活动。高度重视社会监督,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媒体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党委正确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和委员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知,法院工作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些法官干警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思想素质、专业素养、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法官司法不公不廉,还存在有违法违纪问题,影响了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有的案件审判质量还不高,审理周期过长,裁判效果不佳,办案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涉诉信访任务繁重,稳控工作压力较大;基层基础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两庭”建设欠账较多,债务压力较大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重要一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各级政法工作会议和上级法院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强化审判工作,提升审判质效,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司法公信力,为陕西东大门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强化职责使命意识,力求在推动法院工作全面发展上有新成效
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组织轮训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教育引导法官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不动摇,坚定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深入开展“司法大调研”活动,找准法院工作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审判综合效能,推动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公正司法,深化能动司法,力求在服务陕西东大门建设大局上有新成效
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依法保护、支持一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活动,依法严厉惩处各类破坏投资与经济发展环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建设繁荣兴盛的“富裕东大门”做出新的贡献。依法制裁违约失信等违法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惩乱垦滥伐、浪费资源、破坏耕地、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及时保护和鼓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公义行为,不断增强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遵从规则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和社会道德观念,努力为建设人文绿色的“文明东大门”做出新的贡献。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加大公开审判、宣判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依法公正审理好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劳动争议等民生领域的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为建设人民幸福的“和谐东大门”做出新的贡献。主动适应新形势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司法工作机制,发挥审判职能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努力为建设创新开放的“活力东大门”做出新的贡献。
三、坚持司法为民,推进司法民主,力求在提升司法公信力上有新成效
始终坚守司法为民,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司法为民工作机制,不断推出司法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努力使司法成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真正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了官司、具备执行条件的人及时实现诉权。不断扩大司法民主,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推进立案、审判、执行、裁判文书、司法拍卖和司法政务全面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审判执行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积极引导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解决,做到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正结论,依法纠正错误裁判,依法制裁违法闹访,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法制权威的统一。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和示范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全力推进法治渭南建设。
四、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审判保公正,力求在提高司法能力上有新成效
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加强教育管理,切实增强班子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法官干警的理想信念。以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为重点,强化教育培训,严格管理,不断提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水平。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市中院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基层法院、中层负责人联系基层法庭制度,试行新任命年轻法官赴基层锻炼,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不懈地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各位代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历史征程中,人民法院肩负着光荣的任务和重大的责任。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3年4月15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刘伟发检察长所作的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市人民检察院2012年的工作,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市人民检察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素质和执法公信力,为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3年4月12日在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伟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省检察院部署和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创新发展,检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强化法律监督,用心服务大局,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全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检察职能,努力为陕西东大门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忠实履行第一责任,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深化平安渭南建设,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恪尽职守保稳定,千方百计促和谐。一是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和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2012年,全市共批捕刑事犯罪嫌疑人2770人、起诉2741人;其中,批准逮捕黑恶势力犯罪、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391人,提起公诉340人。二是注重人性化执法,正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对431名犯罪情节轻微的初犯、偶犯等作出不捕不诉决定,努力减少社会对抗;积极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办案模式,采取品行调查、分案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方式,对557名未成年人犯依法作出妥善处理,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三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制定了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深化检察官引导调解、农民工维权、检调对接、轻微刑事案件调解和解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对90余起轻微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案件依法作了调解处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四是用心化解涉检矛盾纠纷。层层签订《检察信访维稳工作责任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集中行动。推行“事前预警、事中稳控、事后防范”的信访处置机制,通过民生检察服务热线、检察长接访、下访巡访,处理各类来信来访案件601件,实现了重大节会期间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五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配合有关部门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二)始终坚持惩防并举,着力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委和高检、省院的决策部署,以开展查办职务犯罪“蓝剑行动”为载体,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更加重视预防,努力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一年来,共立查职务犯罪嫌疑人201人,提起公诉159人,法院已判决146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81.63万元。一是深入查办贪污贿赂犯罪,加大对社会管理、行政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共立办贪贿犯罪案件96件154人,其中立案侦查大案48件、要案1人,实现了办案规模、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的有机统一,全市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犯罪工作经验先后两次在全省检察机关反贪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二是严肃查办渎职侵权犯罪,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履行管理职责。全市共立侦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5件47人,其中重特大案件4件,立案规模和办案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在全省检察机关目标责任制考评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结合典型犯罪案例分析和突出犯罪问题调查,提出预防建议96份,提供预防咨询150件,协助有关单位落实预防措施298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等专项预防活动,选择72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招投标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096次,建议并帮助有关单位完善内控机制137项,涉及建设资金1.53亿元。加大预防教育力度,共开展警示教育267次,受教育人数近5万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连续12年走在全省检察机关前列,有效促进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加大诉讼监督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认真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诉法、民诉法,深入贯彻落实《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不断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促进和维护司法公正、社会诚信。一是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共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未立案的监督立案79件,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撤销案件56件64人;决定追捕145人、追诉21人;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书面纠正意见373件次,防止了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侵犯当事人人身权利等问题的发生。二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提出刑事抗诉3件,纠正刑事审判活动违法107件次。三是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监督。共受理不服法院裁判的民事、经济和行政申诉案件293件,经审查立案143件,向法院提出抗诉24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61件,对作出不立案、不抗诉和终止审查决定的77件案件,注重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四是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通过检察发现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138人,已纠正136人,针对刑罚执行监管改造场所违法情况,提出书面纠正916人次,已纠正910人次;立案查处刑罚执行及监管人员玩忽职守、虐待被监管人员等职务犯罪案件2件2人,保障了刑罚正确执行,依法维护了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民本检务,服务保障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重百姓事,解百姓难,用心体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检察权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是坚持民生优先,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犯罪。快速查办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深入推进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和查办涉农惠民职务犯罪专项活动,立案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50件,挽回损失210万余元。二是延伸监督触角,搭建服务群众桥梁。把加强基层院乡镇检察室建设作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立足基层“小检务”,解决群众“大问题”,倾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一年来,直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400余件次,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42件,赢得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三是密切联系群众,拓展执法为民渠道。制定了深化“三帮两扶”活动意见,打造以“帮助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个秦岭北麓移民搬迁村、一个卤泊滩区贫困村,扶助一个特贫在押犯家庭、一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为内容的帮扶品牌,将检察工作植根群众沃土。共联系帮助乡镇(街道)42个、企业25家、村居(社区)191个、学校35所,救助困难家庭109户、学生123名。扎实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倾听一线呼声,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司法诉求。一年来,市县两级院共开展调研活动1000余次;举办法律讲座126场次;深入农户2700余家,建立联系户1023户;走访接待群众9300余人次,现场化解矛盾纠纷260多件;发放“连心卡”和检察宣传资料31000余份,记“民情日记”1600余篇,收集意见建议38条,协助帮扶村制定发展规划76项,帮助引进建设项目32个,协助争取资金500余万元,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强化自身监督,提高执法公信,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
牢固树立“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的意识,坚持强化自身监督与强化法律监督并重,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
——主动加强执法活动监督。严格落实内部执法监督改革措施。案管部门共受理分流各类案件3595件5915人,发出办案期限预警和催办通知684件次,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超期羁押、案件流失和久拖不决等现象的发生,实现了无错捕,无错诉,无违反程序办案,无违法违纪问题和无新的涉检上访案件的“五个一”目标,强化了监督力度,保证了检察权的规范运行。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度重视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三必请”制度,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基层调研、执法考核、重大活动15次,观摩庭审7次。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基层建设等专项工作13次,向政协常委会通报职务犯罪预防等工作6次。开通了与代表委员互动短信平台,发送检察资信6700条;修订完善了加强与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意见。对代表、委员提出的36件议案、建议和提案,全部办结并及时答复。
——诚恳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坚持特约检察员制度,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络。推行“阳光检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群众走进检察机关监督工作。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案件20余件次。重视舆论监督,在市电视台开播《检察视线》栏目42期。开通检察微博,推行网上检务公开,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素质能力,确保公正廉洁执法
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队伍,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不竭动力。一是狠抓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召开了全市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着力提高全体检察人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广大检察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思想和执法理念,检察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四严格一提升”作风建设等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筑牢全体检察人员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思想基础;以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成功举办了“忠诚的誓言”文艺晚会和第三届体育运动会,开展了“十大杰出检察官”评选活动,有力推进了全市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二是狠抓领导班子建设。积极与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沟通,选优配强两级院领导班子,加强对基层院领导班子尤其是检察长的监督管理,两级院领导班子抓大事、谋长远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积极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开展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活动,党组成员带头读书学习,坚持每周中心组学习不动摇,举办专家教授专题讲座、检察官教检察官等活动132次,组织业务培训、竞赛比武26期、公诉庭审观摩13次,极大提升了检察人员的执法水平。四是狠抓基层基础建设。认真落实对口联系指导基层、政策资金人才倾斜基层等措施,为基层院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不断完善对基层检察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了基层检察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凝心聚力,忠诚履职,求实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有18个集体、38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委的坚强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心系检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检察职能作用发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有些法律监督工作比较薄弱,少数检察人员执法思想和发展理念存在偏差,服务大局、执法为民意识不强,就案办案、作风粗暴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二是队伍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高层次、复合型检察人才匮乏,检察人员的法律监督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制约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陕西东大门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市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省政法、检察长会议和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以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为总要求,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执法能力素质和执法公信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固树立“没有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检察事业发展”的大局观,紧紧围绕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调整工作重心,完善保障措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重点领域服务管理,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二)更加注重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持查办有震动、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与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并重。以开展查办职务犯罪“清风行动”为载体,严肃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完善乡镇检察室等联系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创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积极推进廉政建设。
(三)更加注重强化诉讼监督。适应新《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要求,全面强化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管活动监督,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探索多元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格局。依法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查背后的职务犯罪,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更加注重自身建设。一要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把作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新风正气树立检察新形象。二要扎实开展“十佳公诉人”和“十佳侦查能手”两项评选活动,培养选拔一批优秀检察业务干警和高端人才,努力形成一支与渭南发展相适应的检察业务人才队伍。三要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拓宽联系群众渠道、确立民意导向、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见实效;四要着力做好自身监督制约工作,加强自身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确保检察权在人民的监督中依法规范行使;五要积极做好信息化推进工作,不断拓宽信息化应用领域和范围,切实提高检察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探索具有渭南特色的案件监督管理新机制。六要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检察人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局意识,打牢为民公正廉洁执法的思想基础;七要深入持久地推进检察改革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八要着力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广泛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九要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积极发挥基层院的主体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基层院建设水平。
 
 
关于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2013年4月13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议案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郗怀亮
 
大会主席团:
根据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的规定,到4月12日下午5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47件。其中属于财政经济方面的29件,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问题方面的13件,民主法制方面的3件,其它2件。
这次会议上,代表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这一主题,为完成我市今年“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积极提写议案。这些议案,是代表们在广泛联系选民、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体现了他们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积极参政议政的态度。
代表所提议案的主要内容有: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三农”资金投入;加大民生和项目建设力度;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
从总体上看,这次大会代表提出的议案,涉及面比较宽,针对性比较强,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些议案对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议案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对这些议案进行了认真审查,认为:代表所提议案均属于对我市有关方面工作的建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建议全部作为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另外,大会还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28件,连同作为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的议案共75件。这些建议、批评和意见,会后将由大会秘书处交有关机关认真研究,切实办理,并负责答复代表。
 
附:作为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的议案题目
 (共47件)
一、财政经济29件
1、郭发胜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洛河大荔段综合治理的议案。(第1号)
2、王朝民等10名代表:关于解决大荔冯家、段家供电区域移交的议案。(第3号)
3、赵万宏等10名代表:关于大荔(赵渡)至蒲城公路升等改造的议案。(第4号)
4、张北正等10名代表:关于对洛惠渠大荔灌区排水设施更新改造的议案。(第5号)
5、张满仓等10名代表:关于实施黄河雨林段防汛工程空档的议案。(第6号)
6、张更森等10名代表:关于建设大(荔)永(济)黄河公路隧道的议案。(第7号)
7、郭发胜等11名代表:关于改造大荔县仓西抽水站恢复其灌溉能力的议案。(第8号)
8、郭鹏程等10名代表: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渭北煤化工业园的议案。(第12号)
9、杨林山等12名代表:关于独宜公路升省道并进行扩建的议案。(第14号)
10、赵亚敏等13名代表:关于尽快对省道201白水至蒲城段公路进行升等改造的议案。(第15号)
11、张军民等13名代表:关于实施引洛灌溉的议案。(第16号)
12、刘岳峰等12名代表:关于加强对石堡川水库白水灌区一支渠田间配套的议案。(第17号)
13、武保荣等12名代表: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白水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支持力度的议案。(第18号)
14、郭学军等12名代表:关于加大对以白水果业为主的渭北现代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议案。(第19号)
15、郭学军等13名代表:关于打造陕西现代特色果业强市的议案。(第21号)
16、潘卫华等11名代表:关于加大南山支流应急分洪利用工程资金支持的议案。(第26号)
17、何树茂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潼关三河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议案。(第28号)
18、白高振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渭南东大门绿化工作的议案。(第29号)
19、王青峰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潼关黄金产业发展的议案。
(第30号)
20、李建军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潼关旅游兴县建设步伐的议案。(第31号)
21、赵慰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议案。
(第32号)
郭金平等10名代表:关于出台鼓励企业上市发展政策的议案。(第33号)
王智博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建设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区的议案。(第35号)
张斌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实施澄城至合阳段公路改造项目的议案。(第37号)
范选德等10名代表:关于巩固提升百万生猪大县建设成果的议案。(第38号)
闫麦玲等10名代表:关于开发五龙山、引石头峪水进城的议案。(第39号)
弥永丰等10名代表:关于推进环境治理、平衡环保与发展的议案。(第41号)
邓联合等10名代表:关于加强我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的议案。(第44号)
张建华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建设108国道韩城至河津段黄河大桥的议案。(第47号)
二、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问题13件
1、刘静等10名代表:关于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库区移民收入的议案。(第2号)
2、周继虎等12名代表:关于足额保障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三统一”补助资金的议案。(第9号)
3、张北正等11名代表:关于给予奋斗在农业第一线的农村技术人员适当补贴的议案。(第10号)
4、刘巧莲等10名代表:关于加强学生家教托管中心管理工作的议案。(第11号)
5、高尚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改善农村重点区域生产生活环境的议案。(第13号)
6、郑学军等12名代表:关于加强校园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议案。(第20号)
7、梁增坡等10名代表:关于加快秦岭北麓扶贫移民异地搬迁的议案。(第23号)
8、宁珺等11名代表:关于解决医患纠纷问题的议案。(第24号)
9、宁珺等13名代表:关于成立农村空巢老人服务中心的议案。(第27号)
 10、党中秋等11名代表:关于推进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建设的议案。(第34号)
11、王智博等10名代表:关于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协调联动机制的议案。(第36号)
12、闫麦玲等10名代表:关于解决农民工进城租住房的议案。(第43号)
13、杨峰等10名代表:关于变更华县皮影戏责任保护单位的议案。(第46号)
三、民主法制3件
 1、邓联合等10名代表:关于对患有传染病的犯罪人设立专管场所的议案。(第40号)
 2、邓联合等10名代表:关于在我市商住小区设立警务室的议案。(第42号)
 3、周庆文等13名代表:关于在渭南高新区设立检法派出机构的议案。(第22号)
四、其它2件
  1、李战华等11名代表:关于解决华阴南山支流应急分洪利用工程占用部队土地问题的议案。(第25号)
  2、吕海峰等10名代表:关于出台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见的议案。(第45号)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选举)
 
主席团(共43人,按姓名笔画排列)
于会溪       王民才       王安稳       王春阳
王荣举       王爱民       王  磊       文红军      
卢发兴       叶  珺(女) 刘  莉(女) 安玉霞(女)
孙云峰       李金侠(女) 杨炳拓       杨森明  
何树茂       张天亮       张金安       张建华
张建军       张洁玉(女) 张海贵       郑成瑞
胡会维(女) 郗怀亮       骆苏弟       徐新荣
郭永峰       郭志英       郭勇格       黄玉生 
常耀才       崔晓民       韩国强       程立华      
雷孟斌       雷晓萌       雷超武       樊存弟
潘建文       潘  洁(女) 薛东江
秘书长: 王安稳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徐新荣       雷孟斌      雷超武        王安稳
郗怀亮       胡会维(女)张海贵        王荣举
薛东江       雷晓萌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
(2013年4月11日上午)
徐新荣       雷孟斌      雷超武        王安稳
郗怀亮       胡会维(女)张海贵        王荣举
薛东江       雷晓萌      于会溪        王民才      
王春阳       王爱民      王  磊        文红军
卢发兴       叶  珺(女)
   第二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
(2013年4月12日上午)
徐新荣       刘  莉(女) 安玉霞(女) 孙云峰
李金侠(女) 杨炳拓       杨森明       何树茂
张天亮       张金安       张建华       张建军      
郑成瑞       骆苏弟       郭永峰       郭志英
郭勇格       黄玉生
  第三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
(2013年4月13日下午)
徐新荣       雷孟斌      雷超武        王安稳
郗怀亮       胡会维(女)张海贵        王荣举
 薛东江       雷晓萌      张洁玉(女)  常耀才
崔晓民       韩国强      程立华        樊存弟
潘建文       潘  洁(女)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副秘书长名单
(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选举)
 
雷晓萌
孙建升
薛  博
      杨建秦(女)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议案审查委员会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选举)
 
主任委员:郗怀亮
副主任委员:雷晓萌    王  磊
委      员:(按姓名笔画排列)
史优胜    华惠民    孙建升    骆苏弟
常耀才    韩国强    潘建文
 
 
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名单
(2013年4月10日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选举)
 
主 任委员:王荣举
副主任委员:文红军     程立华
委      员:(按姓名笔画排列)
王俊杰     李  鹏     崔晓民     张天亮
康  峰     蒋秀侠(女)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2年第6期
[下一篇]:2013年第2期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必赢体育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